74、分歧产生(孟)
这是一个好天气,昨天晚上刚刚下过雨,绿草、小树叶上还有晶莹剔透的雨滴。而太阳出来了,天晴了,太阳照耀大地,既暖和又不炎热。
于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出发了,她的眼睛茫然盯着森林深处。
“你去哪里?”老乞丐高以家问道。
“我去找他们。”
他没有挽留她。
在几个星期的拉锯战以后,河红州地区的人们只谈论两个人,他们截然相反,但从事同一事业,即并肩进行伟大的革命斗争。
野蛮的战争仍在继续,一时间ge命的义军处于劣势,一时间齐军又被打得落花流水,特别是在河红州。
那位年轻的ge命派指挥官以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居然在自蒙大胆地击败了数倍于己的保皇派,消灭了齐军,至少是大大地遏制住、限制住了保皇派。
在这以后,革命派又屡次胜利,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局面。形势改观,但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复杂情况。
在南方地区,毫无疑问,共he国处于优势。然而这是哪种共he国呢?因为在逐渐成熟的胜利中,出现了两种形式的共和国,恐怖的共和国和宽大的共和国,前者主张严酷,后者主张仁慈。它们之中谁将占上风呢?宽容和不宽容的这两种形式,分别以两个人为代表,他们都拥有威望和权力,其中一人是军事指挥官,另一人是文职特派代表,他们之中谁将取胜呢?特派代表有令人生畏的后盾,他带来总指挥对保皇派的
可怕命令:“决不宽恕,毫不留情”。一切都应服从他,因为国民公会的法令明文规定“凡释放被俘的叛乱分子首领并任其逃窜者将被处死”。他拥有救国委员会授予的全权,还有由宁利、林大斯签署的命令:所有人都要服从这位特派代表。另一位是
军人,他的后盾是一种力量--仁慈。
他只有手臂,用它打击敌人;他只有心灵,用它宽恕敌人。作为战胜者,他认为自己有权宽容战败者。
因此,这两人中间出现了潜在的,然而是深刻的分歧。他们两人都沉溺于自己的遥想,但两人都在与保皇派分子战斗,而且各有各的杀手铜,一个是胜利,一个是恐怖。
在整个南方地区,人们都在谈论他们,四面八方的目光都在注视他们,目光流露出不安,因为这两个绝对相反的人同时又亲密无间,是对手也是朋友。从来没有更强更深的感情使两颗心如此接近。凶狠者救过宽厚者的命,脸上还留着刀疤。他们之中,一人代表死亡,一人代表生命,一人遵循恐怖原则,一人遵循温和原则,但他们又彼此相爱。
他包扎伤员,照料病人,日日夜夜守在临时或正式医院里,看见光着脚的孩子就心疼;他本人一无所有,把一切都给穷人。哪里在打仗,他就去哪里,走在队伍前头投入激烈
的战斗;他有武器,腰间挂着战刀和枪,但又没有武器,因为他从不抽出战刀,从不碰他的枪。面对打击,他从不还手。人们说他当过教士。
这两个人,一个是陈庆军,一个是孟嘉。
在这两人之间是友谊,然而在这两个原则之间是仇恨,就好比一个心灵被一分为二,由两人分享。陈庆军的确接受了孟嘉的一半心灵,那温和的一半,他似乎接受了白色部分,给孟嘉留下所谓的黑色部分。深刻的分歧由此产生。这场潜在的战争不可能
不爆发。一天上午战斗打响了。
孟嘉问陈庆军:
“战争进行得怎样了?”
陈庆军回答说:
“您和我一样清楚,克鲁西的帮伙被我打散了,现在他手下只剩几个人,躲进了长白山森林。一星期以后,他将被包围。”
“两星期以后呢?”
“他将落在我们手里。”
“然后呢?”
“您看过我的告示吗?”
“看过。怎么样?”
“他将被枪决。”
“你又是宽宏大量。他应该上断头台。”
“可我赞成军法处决。”
“而我,”孟嘉反驳说,“我赞成革命性处决。”
他直直地盯着陈庆军,问道:
“你为什么放走华山分院的尼姑?”
“我不对女人作战。”陈庆军说。
“可这些女人仇恨人民。就仇恨而言,一个女人抵得上十个男人。你为什么不肯把在羊城抓到的那一大批狂热的老和尚送交革命法庭?”
“我不对老人作战。”
“可老和尚比年轻和尚更坏。白发人宣扬叛乱就更危险,因为皱纹起作用。别再假慈悲了,陈庆军,弑君者同时也是解放者。眼睛要给终盯着金四胖。”
“金四胖!我会让太子无罪释放。他还是个孩子,我不对孩子作战。”
孟嘉的眼神严厉起来:“陈庆军,你要明白,如果那女人叫江美丽,你就该和女人作战;如果那老人是喇嘛十一世,你就该和老人作战;如果那孩子叫金大明,你就该和孩子作战。”
“可我不是政治家。”
“你可别成为危险人物。攻打申城时,叛乱分子万国年挥着战刀独自向你的部队打过来,你为什么喊‘闪开,让他过去?’”
“总不能让一千五百人去杀一个人吧。”
“在建邺城里,你看见士兵们正要杀死受伤后匍匐在地的齐军司令徐材后时,就喊‘你们往前走,我来对付他’,并且朝天放空枪。这是为什么?”
“因为不能杀死一个倒在地上的人。”
孟嘉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随着一场场胜利的到来,而陈庆军会变得如此仁慈了呢?
鲜血让人麻木?还是鲜血让人不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