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都市小说 > 荣医 > 第三百五十三章 特立独行与世俗樊篱
  流芳亭中,鸿泰的“转播”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太子出题了,崇文院中的众考生则有一个时辰的答题时间。

  一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等宫里出结果,又还要等消息传出来,一时片刻肯定是不成的。

  在流芳亭中听“转播”的江慧嘉和素霓郡主短时间内必定是得不到答案了。

  素霓郡主挥手叫鸿泰退下,这俊俏的太监就退到亭子外头,却又绕到了素霓郡主身后的位置,隔着凉亭守护着她。

  “人们都说他是我的面首。”素霓郡主伸手一指身后的鸿泰,野性中带着几分冷艳的面容上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她们都怕沾着我妨碍了名声,你不怕我?”

  江慧嘉记得,太子也曾问过这样一句话。

  嗯,你不怕我?

  为什么他们秦家人都喜欢问这句话呢?

  或许在皇族的特权中浸染久了,就总使人容易觉得自己不再与凡胎俗体相同。

  其实又有什么不同呢?

  真正不同的不是他们本身,而是他们的身份背景!

  不过时代特性如此,倒也没有什么好不平衡的。

  太子性格独特,就不必说了,就连这位素霓郡主,瞧来也是十分放纵出格的性情。

  江慧嘉也大致明白了,如吴大奶奶这些人怕素霓郡主,一来怕的是她的身份,二来怕的其实还是她出格的行为。

  江慧嘉想了想,便道:“人若畏惧世俗眼光,大体总有两个原因。”

  “哦?”素霓郡主有些意外她的答非所问,饶有兴致道,“你有高见?”

  江慧嘉笑了笑道:“不敢说高见,个人浅见罢了。世俗中的人,要么本身心有成见,不必旁人来说,她自己就过不了自己心头的关障。”

  又道:“要么本身或许心无俗见,然而身在俗世,跳不出樊篱,要在规则中生存,因此无可奈何,只得接受世俗眼光束缚。”

  大约这话说得太精准,素霓郡主本来还有些漫不经心,可等到江慧嘉第二条理由一出,她霎时却竟然怔住了!

  人若畏惧世俗眼光……原来是这样吗?

  这样的缘由她并非不曾思量过,然而从前只是模模糊糊有这样的概念,直到今日江慧嘉如此这般一说,她才恍惚生起恍然之感。

  原来是这样!

  江慧嘉的话,竟说到她心坎里了。

  不自觉间,素霓郡主直起了腰。

  “俗世樊篱,又有几人能跳出呢?”她目光略微和软下来,神色中带着幽幽的怅然。

  江慧嘉道:“郡主难道不是吗?”

  这句话对素霓郡主而言,显然是嘉奖。

  素霓郡主却又怔了一怔,随即唇边逸出笑意。

  她轻笑一声:“是么?世间之事哪有如此简单,非黑即白……”又看向江慧嘉,“但若照如此说来,你也是跳出了樊篱的。你不畏惧世俗眼光,因此敢于坐在这里,可是如此?”

  江慧嘉想了想,老实道:“第一条我或许能达到七成,第二条我也只能跳出一部分……却跳不出全部。不太严重的出格之事,偶尔做一做倒也无妨,但若是太过出格的,我怕承受不住。”

  “哈哈!”素霓郡主站起身来,“真是妙人,你是谁?我却还不认得你呢!”

  江慧嘉:“……”

  敢情她们坐这里说了半天,居然是她知道素霓郡主,而素霓郡主不认识她……

  江慧嘉倒也没有不好意思,本来就是这样,素霓郡主凭什么就一定要认得她江慧嘉?此前要不是有袁大奶奶等人相告,江慧嘉也是不认得素霓郡主的。

  “我姓江。”江慧嘉也站了起来,笑了笑道,“名慧嘉,心系于事之慧,乐善于行之嘉。我家夫君也是今科会试贡生,因此郡主娘娘说到殿试,着实将我吸引住了。”

  “你夫君名讳是什么?哪里人?”素霓郡主道,“既是如此,我便叫你慧娘啦!”

  面上带了笑,向亭外走去,又邀江慧嘉道:“总是坐着也无趣,慧娘不如与我同来赏汴河春景。”

  汴京本来就是一座精致繁华的城市,汴河两岸间植了桃树与柳树。

  此时春风吹来,柳枝都发了嫩芽,桃树都生了繁花,一眼望去,绿树红花,似翠云蔚霞,轻带波光,在春风中悠悠招摇。

  说不出何等茂盛惬意。

  江慧嘉与素霓郡主走在汴河岸堤上,素霓郡主道:“白乐天说,人间四月尽芳菲,山寺桃花始盛开。但我们汴河边的桃花,到了四月也不凋谢的。”

  江慧嘉道:“北方天气本就比南方要暖得迟些,汴河边上水汽足,早晚寒气也更重,因此桃花也比别处谢得晚。”

  素霓郡主侧过头来:“我与你论诗,你倒与我说这个!”

  江慧嘉抿唇一笑。

  两个人此前从不相识,这时也未曾深交,可如此萍水一相逢,双方竟都隐约生起一种倾盖如故之感。

  时间仍在不停歇地走着。

  皇宫,崇文院大殿中。

  众考生仍在提笔作文,殿内一片安静,清晰可闻的是人们的呼吸声,还有考生们纸上落笔时,那些极轻微的摩擦声。

  殿内气氛其实是紧张的。

  崇文院中的考试虽然是敞开式的,不像贡院里头那一间间号房,逼仄压抑,但贡院中,一个考生一间号舍,其实也并非全无好处。

  封闭的环境既容易使人孤独恐慌,也更容易帮助人静心沉思。

  而此时此刻,在皇帝的注目下,在储君太子与一众高官的视线中,二百多名经过重重考试被精选出来的考生,在此现场作文。以这一场考试,来定科举场上最终成绩!

  其中压力,不是亲身体会的人,或许根本无法想象。

  考生们还在继续写,而点燃在大殿一侧的线香则被烧得越来越短了。

  有些考生将草稿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有些考生,提着笔却久久无法落笔,还有些考生,额头上冒出了冷汗,忍不住用眼角余光去看别人。

  当然,其中也不乏游刃有余的,姿态闲逸的等等。

  嚓——

  忽然,皇帝从首位宝座上站了起来。

  他起身时,带有隐约刺绣的衣袍从椅座上滑过,引动了轻轻的声响。

  然后他脚步往下。

  他穿的是厚底朝靴,行走时脚步声不重,但是在这安静的大殿中也已经足够了清晰可闻。

  跫、跫、跫……

  昌平皇帝停在了郑锦逸的桌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