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网游小说 > 我要做皇帝 > 正文 第六百七十节 人众定能胜天
  汉元德三年冬十二月刘彻的天子车驾出现在了渭南的武功县。

  刘彻到此是来视察褒斜道在关中这一侧的工程进展情况。

  自三年前动工以来。

  褒斜道工程在程郑氏和卓氏的资金注入下分别自渭南的武功和汉中的南郑两头同时动工。

  这个工程至今已经吞掉了接近一万万以上的金钱。

  仅仅在武功县这一侧就雇佣了超过了五千人的民工三年来日以继夜的在进行施工。

  这个工程的难度在此时的技术水平来说无疑是相当高的。

  因为整个褒斜道工程将要穿过重重崇山峻岭循着河道与山川的走向将褒水与斜水贯通在一起而实际上打通的却是渭水和汉水这两大水系。

  基本上这个工程在此时是不亚于隋唐大运河一般的逆天超级工程。

  一旦其全部工程竣工届时蜀郡与关中的交通就将变得非常便利关中与蜀郡将不再为秦岭所分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将会消失。

  更关键的是这个超级工程还将改变渭南地区多年缺水的顽疾仅仅是大农和内史衙门的初步预计在关中这一侧褒斜道工程就可灌溉将近十万亩土地惠及数万人口。

  更别说一旦褒斜道贯通那么来自关东的漕粮从此就可以经南阳循江而上通过汉水进入南郑再从南郑转输关中。

  仅此一项就可每年至少多输漕粮数百万石至关中节约转输浪费百余万石减少民夫徭役数十万人次。

  真可谓是利国利民。

  汉家朝廷再怎样重视都不为过。

  刘彻在少府令刘舍的陪同下登上太一山的一座山峦远眺着已经初步成型的斜水一侧的工程全貌。

  武功县的地理地貌。在整个关中是比较特殊的。

  最高处是太一山的主峰海拔接近四千米但最低处。在斜水与渭水的交汇处海拔仅有数百米。

  因此落差很大。

  所以褒斜道工程才会如此艰难。

  施工人员不仅仅将要面对沿途的险峻山峦和湍急的河水的挑战更要面临。忽高忽低的地势。

  而漕运渠道又不像栈道只要能过人就可以了。

  想要让渠道能顺利穿越山峦少不得只能凿穿山峦打开通道了。

  在这个连火药都没有的时代只能靠锤子用双手一点点凿其艰难可想而知——就算发明了火药其实帮助也不大火药又不是炸药。在工程上作用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然而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尤其是在施工人数达到一个数量级后。

  首先被发明的是一个名为‘火焚水激’的施工办法。

  这是利用最简单的热胀冷缩原理进行开山凿石的办法。

  利用此法在三年内仅仅在斜水一侧工程施工队伍就凿开了四座大山修建出了一个在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宏大的一个人工隧道群。

  最大的一个隧道。全长接近二十丈宽三丈可容一艘千料大船通过。

  另外隧道内还有道路可供马车和行人通过。

  然后。在一些险要地段人们又发明了锤石法以清除某些水流湍急且河道中有巨石塞路的的路段中的暗礁和巨石。

  这也是个笨办法靠的就是蛮力和汗水一点点拔掉那些路上的钉子。

  此外。工程路上还有些地方简直无法施工——譬如有些地方大山直接深入河中别说是凿隧道了就是连人也很难在其岸边行走。

  没有办法工程队就只能在其岸边凿出一条凹型的槽道将河水引入渠道中避开该地。

  即使想出了如此多的笨办法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资源。

  但某些地段以目前的工程技术因为河道实在太窄且根本没办法拓宽或者水流实在太过湍急甚至根本就是个瀑布完全没有办法施工。

  所以没奈何这些路段只能放弃开凿让漕船在这些地方靠岸然后改走栈道等通过这些地段后再转入水运。

  如今整个褒斜道的斜道漕运灌溉工程基本上已经接近完工了。

  刘彻看着这蜿蜒曲直一路穿越群山峻岭的伟大工程感慨的对旁边的少府令刘舍道:“朕闻昔者伍子胥曰:人众定能胜天今果如此!”

  如今是没有人定胜天这么个说法的。

  只有人众胜天而天定亦能胜人这个说法。

  对上苍的敬畏依然深入人心便是皇帝也不能胡咧咧的嚷嚷人定胜天。

  那会被人吐槽的!

  但是作为一个被证明了君权天授受命于天的皇帝感慨一句‘人众定能胜天’却是刘彻的权力。

  “此皆陛下神威使鬼神借力而群臣用命是故千古天堑如今变通途!”刘舍立刻就拍马道。

  人众定能胜天这个话不是臣子能说的。

  就好比当年秦始皇问自己的大臣们啊呀我觉得我特牛逼三皇五帝已经统统比不上我了我该用个什么称号呢?

  大臣们当然不敢接这个话茬只能拍马给其上了个‘皇帝’的尊号。

  如今亦然身为天子受命于天的皇帝刘彻自然可以说天如何如何但臣子却不行。

  能与天对话的只能是天子!

  刘彻听了自然非常高兴。

  褒斜道确实是千古难题了!

  自三皇五帝开始诸夏的先民就已经发现了可以自褒斜道进入汉中抵达蜀郡。

  而明史记载的褒斜栈道的第一次开凿是在范睢相秦之时为了给伐蜀的司马错大军转输后勤粮草修建而成。

  此后百年历代秦王和名臣皆想将栈道变成槽道。

  奈何褒斜道的崇山峻岭和湍急水流使之所有计划和想法全部胎死腹中。

  而在范睢后三百年这个想法终于在刘彻手里看到了实现的曙光。

  一旦褒斜道全面竣工汉室就将打开通向西南的高速公路。

  汉水与渭水的对接不仅仅能在经济和民生上发挥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从今以后只要褒斜道存在蜀郡和大西南就再也不可能割据一方了。

  各种蜀政权从此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当然现在褒斜道还不能算是已经成功凿通。

  它仅仅是初步完成了在斜水这一侧的施工。

  在另一侧的南郑还有着将近百里的险峻河道需要人们去征服。

  “少府回去后传朕的命令临邛程郑氏与卓氏身为外戚富贵而不娇诚为可嘉其封程郑婴为成信君封卓王孙为嘉信君!”刘彻淡淡的吩咐道。

  两个老丈人其实早就该按传统赐予封君地位了。

  在汉室封君群体中最大的来源就是外戚。

  甚至有不少外戚直接封候。

  但是目前来说老刘家在外戚的问题上还是很矫情的。

  一般来说在对外戚的封赏问题上很有一副做了**还想立牌坊的纠结模样。

  想当初太宗皇帝在自己的两个小舅子的封侯问题上可谓是拖了又拖。

  窦太后的哥哥窦长君甚至都没能等到自己被封侯就挂了。

  少君窦广国也是熬了好多年一直熬到刘彻的老爹上台才被封为章武候。

  轮到刘彻当皇帝了作为自我标榜为太宗继承人的皇帝在外戚问题上面自然就跟太宗皇帝看齐了。

  至今只封了义纵为东成候另外因为要拉拢窦太后封了陈蟜为隆虑侯。

  除此之外其他妃嫔的亲戚也只是赏赐钱帛为主。

  今次敕封卓王孙和程郑婴还是刘彻即位以来首次嘉奖外戚。

  但其他人却也没有任何办法来拿这个事情说事。

  有本事捐一条褒斜道这样的超级渠道。

  别说封君了封侯都可以!(未完待续。)

  ps: 今天刚刚回家歇一下明天恢复正常更新

  ps:太一山就是现在的太白山【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