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 第十八章:始皇帝要改革?
  这一阵当头棒喝,把正沉醉在李斯所谈及的空想下的始皇帝给震得脑海一片“嗡嗡嗡”。

  他是何等的枭雄

  虽然眼界被时代所局限,但并不代表他蠢。

  否则他怎敢开创持续华夏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体系以及果断采取了亘古未全面推行的郡县制度呢后面的刘邦还开了历史倒车,弄了个郡国并行制,最终爆发了七国之乱

  后来的大汉也不是继承了他大秦的体制吗

  汉随秦制可不是说说玩的。

  此时的他,听完了李林的内心一番愤慨之言,顿时就开拓了自己的眼界。

  他知道了当下问题所在了。

  打天下的时候,秦国就是这样的制度了。

  现如今,守天下了,秦国还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制度。

  虽然全国动员能力极快,但也因此而让整个大秦国民的负担大大加重了。

  所以繁杂徭役的问题才会一直没有解决。

  因为大秦还是战争状态下的,根本就没有进入战争结束后的休养生息的阶段,老百姓们没有足够的休养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种植稻谷的时间。

  整个大秦表面上看还是如同往日一般的强大,但内部却早就精疲力尽了。

  唉

  这些都是朕之过啊

  明白了这些的始皇帝,很快就举一反三地理解了目前大秦为什么没有想他所设想的那般进入了所谓的盛世阶段,反而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李林果然是大才,朕果然是没有看错他

  国情才是一个国家选择治理制度的根本原因,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国情而谈论所谓的政策,那都是没有谱的事情,一切都要从根本上来。

  始皇帝想到了这里,顿时忍不住地冲着李林投向了激动的目光。

  这让李斯一脸的莫名其妙,咋回事

  陛下怎么看向了坐在了一言不发地李林去了

  慌乱的他,急忙追问道:“陛下,刚才微臣所提的建议,您认为怎么样”

  面对李斯的追问,始皇帝并没有太在意,他轻微地动了动嘴唇道:“李斯啊,你所设想的是很美好,朕认为也十分不错,但你怎么保证现在的大秦国能够匹配你所说的政策呢万一不能匹配,岂不是更加地加剧了社会动荡”

  “这”

  李斯顿时眼睛一瞪,哑口无言了。

  “御史中丞,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快上前,给朕说道说道”

  始皇帝笑着从龙椅上走了下来,径直走到了李林的面前。

  这让群臣再一次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让李林都有些不好意思地脸红了。

  说实话,他本来就自认为自己的脸皮够厚了,没想到在这大秦,被始皇帝这般对待之后,却发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太薄弱了些。

  不过是几百双眼睛罢了,有什么可害怕的

  当下,他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昂首挺胸地站了起来,十分恭敬地看着始皇帝道:“回陛下,微臣不学无术,哪里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教陛下的微臣觉得丞相大人所说的严刑峻法才是治国之本,陛下可采取丞相大人的策略”

  他这一次站起来,并没有打算直接公开地得罪大秦的利益集团。

  谁都知道要改革,就会迫使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们割肉。

  这是何等的勇气

  前有商鞅变法,然后呢

  商鞅被车裂了

  后有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咋死的

  原因不明,一说是戴绿帽子被气死的。

  似乎实际幕后推动人似乎是太后,但太后的结局也不怎么好,母子之间的关系也不咋地

  再就是王安石了,王安石被排挤了,失败了,当然他变法也有问题。

  之后就是张居正,结果张居正死后,满门抄斩,就连自己的尸体都被扒出来了,何等凄凉

  最后一个就是戊戌君子们了,太过于激进,结果下场就是被杀头。

  这些个前车之鉴在这里摆着呢,李林绝对是不会做出头鸟的,这个事情,只有皇帝牵头才能成功。

  虽然北魏孝文帝的结局有点惨,但好歹人家成功了。

  商鞅也是如此,秦孝公支持。

  像王安石就不行了,宋神宗老是改变态度,不肯坚持下去,所以惨败。

  李林这一说。

  让始皇帝一脸的郁闷,咋回事啊这家伙刚才不

  是在心里面猛烈抨击了李斯的做法了吗咋回事咋现在又开口支持他了

  不仅仅始皇帝郁闷,李斯也跟着郁闷。

  支持他法治思想的人居然会是一个被他看不起很多年的不学无术,毫无真才实学的李林,这赤裸裸的现实也未免太过于讽刺了吧

  “御史中丞,你确定你是这个想法”

  “回陛下,微臣十分确定,当今大秦没有第二个办法比丞相大人所提出的更加行之有效了”

  他不卑不亢地点了点头。

  尤其是他那一副真诚的模样,要不是始皇帝知道他内心真实想法,还真的会认为他是一个狂热支持法家学说的法家信徒呢。

  始皇帝眼神之中出现了一丝阴鸷,他似乎是明白了这李林为何要这么做了。

  因为他听到李林内心的真实想法。

  始皇帝啊,你就别逼我了,现在整个朝堂都是法家的徒子徒孙,我又不像淳于越那样是个著名的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我咋能叫板丞相李斯啊在朝堂上我要不明哲保身,估计我比商鞅还要悲惨啊

  这小家伙,没想到还在明哲保身你好好说话,表现你的真实实力,就那么难吗还是说,朕打算采取个错误决定,你就会在心里面说出正确答案

  有了

  既然你这个混小子想要深藏功与名,那索性就让朕来接过这个大棒子吧。

  反正这群人再怎么忤逆,也忤逆不到朕这里

  “好,好啊,既然御史中丞都如此这般地支持丞相的建议,那朕就先采纳了,看看效果怎么样,再实行,诸位认为如何”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霎时间,山呼海啸般的声音,让丞相李斯有些受宠若惊,陛下刚才不是有些不悦的吗

  咋回事

  现在还是要采纳他的办法

  继续推行严刑峻法的力度

  如此这般,那就太好了

  李斯的心中欣喜不断,当然,他也不知道这只是始皇帝暂时做出来的错误选择,为的就是等李林在心中说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不过,却歪打正着地让这李斯白高兴了一场。

  要是他知道了始皇帝只是拿他来做李林滔天谋略的触发工具人,一定会“感激”地泪流满面吧

  就在始皇帝刚刚坐回龙椅的片刻内。

  这李林果然如他先前所料的那般,在心里面吐槽起他了,这让他十分满意自己的天才创举,但脸上仍然是保持波澜不惊,十分威严的面部表情。

  始皇帝糊涂啊,你刚才不是你自己不是说的很好吗匹配得了大秦的现实才是好的政策啊,你咋这么快就动摇的了本心了呢

  此时的大秦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目前最好的办法就应该是接触军国的战争形态,推行黄老之说,采取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等国力恢复了,到时候再浪不行吗非要一代人做完别人三代人做完的壮举还有大部分徭役普通百姓的政策上是不给钱的,甚至某些官吏贪腐了,还不给他们吃的,这让普通百姓怎么在徭役的时候能够存活下去

  况且目前大秦律法的主要弊病在于士大夫太过于宽厚了,看上去士大夫集团是支持大秦,可是士大夫们哪里有老百姓们爱国他们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是给他们脸,他们就越会蹬鼻子上脸

  等黄老之说推行的差不多,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力提高,人口变多了,才推行王霸之道,以儒家为皮,法家为骨,博采天下百家众长,何愁大秦不能迎来前所未有之盛世

  唉,没想到始皇帝的耳根子会如此之软,三人成虎般的劝谏,就让他改变了初心,这还是我心目中的那个叱咤风云的始皇帝吗

  就在李林感觉到无比失望的时候,就在众大臣齐声山呼海啸般地附和夸耀的时候。

  始皇帝突然挥了挥手,整个大殿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好你个混小子,你的胸中藏有如此滔天的谋略,为何就如此害怕别人的打击报复呢要不是朕能够听到你的心声,能够听到如此惊才艳艳的对症下药的办法。

  朕估计还真的会不断地在老路上钻牛角尖呢

  不过,现如今既然有了这具体的办法和措施,那朕为何不推行呢

  “诸位静一静,刚才朕打算采取丞相李斯之言,不过是试探诸位可否有良方,没想到,诸位大秦的肱骨们,你们让朕实在是太失望了,你们连淳于越都不如吗”

  面对始皇帝的呵斥,这群大臣们一个个唯唯诺诺的样子,倒是让李林等人感到好笑。

  “朕觉得李斯之言,过于天马行空,而不符合实际,让尔等提出一些实际的办法,却一个都说不出来,朕要你们有何用是不是觉得朕统一之后,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杀戮,让你们懈怠了”

  “陛下,微臣不敢”

  “陛下,臣等绝无此意啊”

  “哼,就算给你们一百个胆子,你们也不敢不过,朕这儿倒有个好主意。”

  始皇帝坐在龙椅之上,一双炯炯有神的龙目扫向了群臣,每一个大臣们的脸上都充满着恐惧以及好奇,他们恐惧始皇帝的威严。

  但却又好奇始皇帝刚才所说的好主意。

  “朕打算改变大秦之孝公以来的商君之法,以较为温和却又有实干的黄老之道为大秦的国法,废除严刑峻法,重新配给徭役制度,各地地方上,朕打算以御史从中央调派监察,确保新的徭役制度能够全面推行,诸位认为如何”

  “这”

  面对始皇帝想要改动大秦自秦孝公以来规定的立国根本商君之法,众大臣的神情都不太好,毕竟这商君之法已经在大秦运转了百年了

  运转了六代国君了。

  大秦能够一统天下,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了商君之法。

  可现如今始皇帝打算变革这立国之本。

  自然是让这群大臣们不知所措,而一旁的嬴氏宗族们的脸色也不太好,毕竟祖宗之法是不可以轻易改变的啊。

  始皇帝坐在高处,自然是将这群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了。

  他知道他们会反对的,从说出来之前,他就知道了。

  当初选择郡县制的时候,就扯皮了三个月,最后还是在他和李斯的共同努力下,才力排众议,选择了郡县制。

  可现在呢

  丞相李斯的脸色并不怎么好,似乎在这条与民休养生息的路上,就只剩下他嬴政一个孤独的行人

  【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