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4年,1月31日,没翼。
没翼港湾内有一个不错的造船场,虽然地处港湾深部海水较浅,但这反而有利于修理,随便挖挖就能拾掇出一些船坞,方便船只进驻。远洋舰队的几艘船就分批进了船场,更换一些腐烂或损坏的船板,重新上了一遍船底漆,以为返航做好准备。
目前,追云号和小雪号已经修缮完毕,霜降号和立冬号仍然在船坞里。逐日号尚在排队,不过她也没闲着,现在每天都载着一批马儿在海上转悠,以培养它们的适航力。
经过初步验证,买买提已经确认了狄柳荫提供的蒸馏法是可行的,虽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他还是很大方地把约定的五十匹马送过来了。这五十匹确实都是年轻的上等马,其中公母各半,令东海人看着欣喜雀跃。
现在良马到手,接下来的难题就是怎么把它们运回去了。从这里到本土的海程长达上万公里,沿途大部分都是沙漠马极不适应的潮湿的热带地区,再加上海船的憋屈和颠簸,途中不知道得牺牲多少,也不知道最后能有十匹平安回家吗?想到这里,真是令人悲而恸之啊。
所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出发之前,还是让这些娇贵的马儿好好提前适应一下航海生活的为好。
只要做好准备工作,万里运马回去也并非不可能之事。这也是有先例和后例的,从唐朝开始,就不断有海商往中土运马以博取厚利,后世郑和下西洋时,也曾在舰队中准备了专门的运马船,再后来欧洲人跨越大西洋往美洲运马和牛羊更是家常便饭。相比之下,这次远洋舰队路程虽长,但沿途有大量补给点可供停靠歇息,其实难度也不比他们更高。
前几天狄柳荫一直在忙,今天有了空闲,便也来到了逐日号上,视察一下这些珍贵的旅客的居住情况。
为了让马儿入住,逐日号的布局进行了大挪移,露天甲板上临时搭建了好几个马棚——现在还只是棚子,等进了船场大修的时候就会搭上真正的木屋,可以容纳最多十匹马——炮甲板也清空了相当一部分用作马舍,又可以容纳十匹,为此还把不少船员赶到了不透气的客货舱去居住。
当狄柳荫下到炮甲板的马舍的时候,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这么脏乱差?茅草都是旧的,粪便气味浓厚,还有不少脏兮兮的印度水手(古里雇的)围在马匹身边。
他立刻找到了正在“照料”马匹的黄法辛,质问道:“小黄,这是怎么回事?马儿是最爱干净的动物,怎么能这么脏?就算还没大修,也不能这么凑合啊,快,让他们赶紧把船舱彻底清洗一遍!”同时心里不住摇头,这小黄平时看着像个马痴一样,可是真上了手怎么这么不靠谱?
不料,黄法辛却笑笑道:“没事的,东家,这是我故意的。”
狄柳荫瞪大了眼:“故意的?这也能故意?这么脏乱,马匹得染多少病?也就是没翼这边干燥,没爆出大事,要是到了热带湿热的地方,岂不是得一死一大片!”
黄法辛继续笑着:“就是这个道理啊。常说马匹不耐湿热,但是为什么不耐?难道水分多c温度高,马就会死吗?没有这样的道理吧!更科学的说法,应该是湿热地带容易滋生病菌,而生于沙漠地带的阿拉伯马对此没有免疫力,所以一到热带,就容易得病。所以我现在就故意让它们脏一点,我们的船一路过来应该也携带了不少热带病菌,让他们提前感染一下,得个小病,等真到了那边,就不容易得大病了。”
狄柳荫一听就愣了,好像还真有道理啊!只是这一口一个的“科学”“病菌”“免疫”之类的名词从这个小子嘴里蹦出来,还真让他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我们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了?
实际上,黄法辛也算是著名的陈远琪的弟子了。当年,陈远琪拿他们这些女真少年做实验哦不对,是紧急救治,接种了牛痘,此后留着一连观察了好一段时间。期间与他们说了不少话,当时就发现了其中的黄法辛这个孩子比较聪明,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力也很强,后来就把他带在身边,教导了不少知识,其中重点就是免疫学。
像他这样在东海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全新的知识已经成了一种身份标志,“时髦”的科技名词能让他们与浑浑噩噩的普通孩子或者自小接受经典教育的书生阶层区别开来,所以他们比起将这些知识教给他们的股东们反而更喜欢把新名词挂在嘴边。
狄柳荫认可了黄法辛的做法,又看了一会儿,刚要上去,就遇到了从舰桥下来的李涛。
李涛看了一下马群,确定它们状态还可以后,转向狄柳荫问道:“老狄,反正都是闲逛,我们要不要去海峡那边看看?”
狄柳荫耳朵一竖,迅速盘算了一下路程时间和
风险,果断做出了决定:“好,就去看看!”
于是,他们就这么到达了霍尔木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作为扼守波斯湾的咽喉,无论是战略还是商业都有特殊意义,一直为东海人所重视,试图一探究竟,现在终于是有机会了。
不过,就现在来说,他们对于这道海峡的心态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此地是东方货物进入西方的主要通道之一,若是能控制住这里,必然意味着大量的财富,这是个相当诱人的前景。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此患得患失:这里和蛮荒的龙牙半岛不一样,若是凭依武力强占了,那他们无疑就成了整个中东地区的眼中钉肉中刺,不知道会牵动多少利益。各方拥有财富和武力的海商一定不会放过他们,而在信仰和利益的双重维系下,他们很容易团结起来对付东海入侵者——东海海军并不害怕这一点,但一旦发生冲突,就要跨越万里海疆,在这四处皆敌的地方大量驻军,成本极为高昂,而且还会影响贸易收入。两相比较的话,是亏是赚还真不好说。
而且,他们现在对没翼这地方比较满意。当地人对他们还算友好,他们可以轻松地完成贸易,还能有机会购入良马。居住条件也不错,虽说干旱炎热,但至少比满是蚊子和疟疾的热带丛林要好多了,是个在西洋西岸很不错的落脚点。
而要让他们好好的和平日子不过,转而选择武力征服这里(如果在霍尔木兹发生冲突,战事一定会不可避免地扩散到海商云集的没翼港),先不说收益如何c能不能打赢,单是想想以后要面对无穷尽的从沙漠而来的狂热游牧民族侵袭,就让人头皮发麻——要是他们能解决这个,还千里迢迢打中东干嘛,直接收复燕京不好吗?
所以,当前舰队的三个高层已经达成了共识:先做个几年和平生意,慢慢收集这里的情报,再徐徐图之。
所以,他们今天过来,就真的只是看看。
进入海峡之后,出乎他们意料,湾口并没有人来拦截,他们想进去的话,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波斯湾。这也解决了他们之前的一个疑问,霍尔木兹海峡虽然看着窄,但怎么也有个几十公里宽,以现在的技术条件用风帆或划桨横渡一趟都得好几个小时,那么守湾的人是怎么拦截的?原来,办法就是没有拦截啊!
狄柳荫和李涛连忙把船上的从没翼港雇来的通译叫来,问道:“你们不是说湾口有人收税吗,人呢?”
通译一脸无辜的表情,指着北边说道:“税卡是在北边那个忽鲁模思岛呢,这湾口当然就没人了啊。”
李涛惊讶地问道:“那他们还收个什么税,商船不是从这里随便都能过吗?”
通译眨巴着眼,说道:“是能过啊,但是过了又能怎么样呢?这大澳沿岸都是荒漠,得到北边才有港可泊。可那边税金更高,还不如就在忽鲁母兹把货出了呢,那岛上自有坐商把货收了再运去波斯。”
两人追问了几句,才弄明白情况。合着现在波斯湾内最大的两个港口就是巴士拉和霍尔木兹岛,这两个一个是通向两河流域的口岸,另一个则是通向伊朗高原的口岸。所谓设卡收税,其实就是在霍尔木兹岛上收税啊!
霍尔木兹海峡内部有不少岛屿,霍尔木兹岛并不是其中最大的,也不是位置最险要的,也不是水土最好的,但最后这道海峡却以它来命名,实在是令人费解。真正深究的话,这大概跟后世铁路的1435标准轨距是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的一样,是个路径依赖的问题:最初,过往商船随意选择了霍尔木兹岛停靠,渐渐的这里的人气超过了其余各岛,而这本身又成了新的优势,战胜了其它岛屿微弱的其他优势,使得人口和商业汇聚得越来越多,最终成为这片区域最发达的贸易市场。
弄清楚状况之后,逐日号就去霍尔木兹岛侦察了一下,在岛北,果然有一处繁华的贸易港,大量船只在此停留。他们进港的时候,确实有人拦路收税,而且不按货物抽解,只根据他们的甲板大小,一口气就要五千迪拉姆的税金——怎么不去抢啊!等等,好像还真是抢的
李涛甚至都想舰炮开路了,但突然想起来炮甲板中养了马,便忍住了冲动。狄柳荫给了拦路的桨帆船一点贿赂之后,便乘小船带着通译和护卫去了岛上简单一探。
岛上的行市和没翼港差不多,如果算上税金,在这里交易还不如去没翼划算呢。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两地没隔多远,海运又方便,物价不可能差别太大。除非是上了陆地,经过了漫长的运输,商品才会达到像尼科洛所描述的那样的天价。
狄柳荫在这里没找到什么亮点,没过多久就回船上去然后返程了。
不过,他在岛上打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消息。在霍尔木兹收税的并不是大食或者伊尔汗国的官方机构,而是一个包税人。这个包税人拥有几十条战船,当年就为阿拔斯朝廷承包了这个港口的税收,后来又摇身一变,交了一笔包税款后成了大汗的忠实服务者。真是有意思啊。
更多请收藏【】!【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