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年,十月初八,寒露,阔马造船厂。
“为了这荣耀的一刻,让我们祝福‘寒露号’吧!”
张正义抬起一坛自酿的老酒,和周围海洋部的人一起用力向前推去。酒坛吊在绳子上向前飞去,一下子撞在一艘木船的船头上,哗啦一声撞了个粉碎。
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因为东海商社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海船终于下水了!
为了纪念这一代表着东海商社造船事业真正开始的船型,海洋部将这种船命名为“星火级”,并为它举办了一个盛大的下水仪式,还请了张正义亲自来开光。
为向先贤致敬,星火级用节气命名,由于最近的节气是寒露,所以就从它开始了,同时也特意选在这一天下水。双喜临门的是,当初星火级一次开工了两艘,所以几天后就能见到第二舰“霜降”啦。
此时距离之前的“金牛”和“白羊”下水只过了七个月。这不是说星火级用七个月就能建成了,而是在金牛和白羊建成前,阔马造船厂就按部就班地开始了两艘四百料福船的建造。等到海洋部已经积累了不少海战经验,决定根据他们对帆船的理解,大幅修改船只的设计的时候,这两艘四百料福船已经备好了木料,把龙骨铺得差不多了。这时候需要修改的话,只要改动上层船体就行了,所以才能赶在今年南下季之前下水。
古典造船业就是这样的,有些工序是很难缩短时间的,就算堆上再多人力也没法大幅压缩一条船的建造周期。但是你可以通过同时开工多艘船,来提高成品船只的下水频率。阔马造船厂现在是人力占用大户,正式员工就有过百人,算上学徒等辅助人员都快二百了,更别说还有大量的人力通过伐木烧炭等等间接为他们服务,因此产能相比最初也大大扩充了。
说起来惭愧,来自现代的东海人居然是土著手中学来的流水线造船作业。
第一舰队从明州返回后,参照北轮造船厂的先进经验,对阔马造船厂进行了改革。他们把造船全过程分为五道工序,每道工序指定专门的劳工负责,完成一条船的某道工序后不是去下一道工序帮忙,而是去下一艘船上继续做此道工序。这样子,经验不足的劳工可以专注于某种特定的工作,得以快速提升熟练度,而总体的生产效率也明显提升了。
最初的磨合期过后,现在阔马造船厂可以同时开工五艘船,每艘船的完成度不同,每两三个月就能下水一艘。
星火级诞生后,原先试造的小福船既没有性能优势,也没有多少成本优势,因此停产了。海洋部已经决定了,阔马造船厂大部分产能用来生产自主研发的船只,最多再造些内河小船,普通的福船或者沙船通过外购解决。
相对于福船形制的号,星火级做出了多项改进。其中最显眼的一条就是甲板整体高度有所提升,但完全取消了艏楼,甲板整个前三分之二部分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物资(主要是火炮和弹药)的搬运。艉楼的高度相对就降低了一些,不过由于前面没有了艏楼的阻挡,视野反而好了许多。
之前号等船改用了海翼帆,总体来说显著改善了动力,但实践中也发现了几个小问题。比如说三根桅杆前大后小,在风中产生的升力也不一样,如此一来在部分风向中就会产生一个不平衡的偏转力矩,使船有偏航的趋势。虽然可以人工修正,但也挺烦的。
所以,星火级在船首前方安装了一根类似欧式帆船的首斜桅,上面布置了一面三角帆,如此一来侧后风吹来就能产生与主帆方向相反的升力,平衡偏转力矩。
同时,这面额外的首斜桅三角帆也能提供额外的动力。
还有一点,之前的船上为了不阻碍海翼帆的转动,并未像欧式帆船那样用许多斜拉的支索把桅杆固定住,而是和中式帆一样只设置了少数支索,这大大限制了桅杆的高度。而有了首斜桅之后,就能从首斜桅顶部这样一个较高的位置开始拉支索,以一个很大的角度连接到三根主桅杆的顶部,再一直拉到艉楼后面固定住,这样既不妨碍帆的转动,又增加了桅杆的强度。所以星火级的主桅杆达到了15米,比号的12米高多了。
另一项重要改进是采用了舵轮驱动的升降式穿孔船舵。
升降舵算不上创新,传统中式船只一般用的都是这种舵,相比之下欧式船多采用固定式船舵。升降舵在浅水时可以将舵升起以避免触礁,深水时可以把舵降得比船底更深,以取得更强的舵效,能够更好地操纵方向。不过这需要一套升降机构,带来的缺点是强度不高,在大洋深处的恶劣海况中容易折断。但现在星火级也不会去大洋,升降舵正合适。
东海人做出的改进是用钢材加固了舵体并增加了石墨轴承,还在舵面上打有多个
小孔,在不影响舵效的前提下,显著减少了转动时的阻力。同时,他们还把传统的操舵杆换成了熟悉的舵轮,用绞盘带动铁链操纵舵的方向,转起来就像方向盘一样,操纵起来比以前顺手多了。
除此之外,星火级的船体结构仍然和传统福船差不多,船长22米,宽7米,吃水253米,和号的尺寸几乎一模一样。实际上,这个船体原先就是号的逆向工程,当初为了稳妥起见,将新船做得尽可能与号一致,以免自己瞎改搞出毛病。
船身的主要材料还是杉木,不过用柞木做了龙骨和肋骨,并且增加了肋骨数量,以加强船体结构,更好地适应火炮的后坐力和海翼帆带来的强动力。这是向成本妥协的结果,柞木是几年前造船厂刚建的时候韩松就让人砍好阴干备用的,数量有限,得省着用。虽然经过几年的摸索,烘干木材的效果也不错了,但龙骨这样重要的部位还是不太敢用,只能慢慢等阴干木材。不过易耗和不重要的部位,都大量采用了烘干的杉木和松木。
福船标志性的方形艏和水密隔舱也没有取消。
陆平这次也参与到星火级的设计中,虽然他身在建设部,但心一直挂在帆船上。他研究过很多船型,曾经很疑惑,为什么传统中式船的艏部大多都是方头方脑的?这样不是阻力很大吗?后来他去造船厂问了胡进宝,然后实船考察了一番,才搞清楚原因。
中国船匠并不是不懂尖头阻力小的道理,福船在水线之下的部分,也是很科学的流线型。之所以水线之上是方形的,是因为如果做成尖形,就会在内部形成一个三角形的船舱,不好放置货物。反正这部分也不在水中,所以干脆砍掉,还能节省一点木料和船重。
陆平听了眨眨眼,觉得很有道理,本来还想做成尖头试验一下,现在决定还是遵循前辈经验的好,不要一次上太多新技术弄巧成拙了。
另一项水密隔舱,由于海洋部第一次自己造船,心里没底,所以即使增加了肋骨,还是保留了这项强化结构的设计。
但他们也没完全照猫画虎。原先的隔舱板是木头拼成的一整块厚薄均匀的木板,但根据材料力学,主要受力的就是隔板边缘的一圈,内部起到的作用其实很小。所以造船厂把隔舱板和肋骨结合在了一起,先在肋骨两端加了一道横向的木梁,再在中间立一道竖向的木柱支撑起来,形成一个“t”字结构,然后再在空白处铺上薄木板以隔水。这样在保有原来功能的前提下,船体的结构强度提升了不少。
结构强度提升之后,船舱内部原先一些无所谓的零碎就可以一扫而空,整体结构简洁了许多。原本号船体内部的不少舱室是错落布置的,现在星火级就简单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水密隔舱分割的底舱,放置压舱石和粗笨货物,上层是贯通的夹舱,住水手和放置轻便货物。
当初画概念图画到这里的时候,海军组的人一度深受鼓舞,雄心勃勃地要把这层夹舱设计成一层炮甲板,在舱壁上打出若干个炮窗,放置上火炮。这样星火级立刻就能变成一艘火力惊人的炮舰,到时候海战只需要躲在安全的舱壁后面打炮就行了,简直美滋滋啊。
但是最后一计算,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由于星火级仍然是条不到二百吨的小船,船舱空间很有限,所以这层贯通甲板是处于水线之下的,不可能开炮窗。如果再加高船体,那么对原设计修改过大,他们对稳定性很没有把握,所以只能取消了这个设计,火炮仍然要放置在露天甲板上。当然,即使做不成炮甲板,也是有好处的,底舱分了两层之后,就有空间多设计几个居住舱室,至少高级水手可以改善一下居住环境了。
再说了,以商社现在的铸炮能力,就算有炮甲板也是白搭。就这么点炮,连露天甲板都放不满呢!
火力不足仍然是个大问题,炮不光少,还弱。现在的60(2磅)炮弹,只能对付一些小船,稍大一点的船打上去就跟挠痒痒一样,大多数时候只能攻击敌船的动力,或者发射霰弹洗甲板。
虽说海军组已经发展出了一套适合接舷战的战法,应付海盗是够用了。但考虑到将来可能有的更大规模的海上冲突,他们还是想要更大的火炮,以快速处理具有数量优势的敌船。
武备组今年搞出新型火药后,雄心勃勃,做了个计划,试图一步到位直接制造100(8磅)的炮弹,威力远超虎威炮。海洋部一度深受鼓舞,设计星火级时就以搭载这型火炮为目标。
不过现实很骨感,这炮还不知道哪年才能问世呢。计算下来,这样的火炮至少要四五百公斤铁才能搞定,而现在的技术条件最多只能搞定二百公斤级,所以工业部还在忙着搞产业升级,一时半会是折腾不出新火炮来的。
所以现在寒露号只能凑合着用虎威炮和“近战武器”虎蹲炮。
虎蹲炮由于射程太近,而占用的炮手数量和虎威炮一样,已经被义勇队弃用了,但由于搬运轻便,接舷战前来一轮效果显著,所以仍然被海军保留着。反正船上不在乎那点载重,随便找个位置
一塞就行了。
不过有个好消息是,由于武备组搞出了低膛压的新型炮药,所以最新一批虎威炮的设计有所改进。新型虎威炮虽然口径还是60,但是重量降低到了120公斤,机动性提升了不少,所以安全部准备换装新虎威炮,把他们现存的旧虎威炮全淘汰给海洋部了。好吧,虽说是旧炮,不过威力还是一样的,也就是重了点,对于海船来说问题不大。拜此所赐,寒露号能够搭载五门虎威炮,总算是能初步自保了。
总之,经过多年努力,海洋部终于获得了一型外观优美帆装先进“火力强大”的船只,可喜可贺。
之后进行海试。由于采用了更大的帆,风向最好时寒露号一度达到了95节的航速,加强后的船体在这个速度下也依然很稳。
这样的机动性,几乎可以傲视东亚海面了。海军组对它很是满意,打得过的小船逃不掉,打不过的大船追不上,可以很好地满足战略需求,有几人甚至摩拳擦掌要去当海盗了。
不过对于海洋部的主要任务——贸易来说,这么高的速度其实没什么卵用。反正都要等上几个月风期,早到个一两天没什么区别。所以真到出海的时候,还不如尽量多装点货物,加深吃水,速度有个五六节就够用了。
星火级与号这样的四百料福船大小相仿,但号撑死装个七八十吨货物,而星火级装了一百吨后仍然能和满载的号差不多快,运输能力大大提高了。
如果不装货物,星火级极限情况下最多能塞进去一百名乘员,只是这时候居住条件和贩奴也差不多了。正常情况下额定搭载二十五名军官与水手,其中十人负责操控船只,十五人负责火炮。虽然有分工,但其实也没那么细,经过海洋部长期的素质教育,现有的水手基本都成了全能选手,既会操船又能开炮,还懂文化至少认识拼音,必要时甚至还可以去陆上比划比划,可以说全是精锐了。
为了最大化发挥这些老水手的作用,海洋部准备在这次南下季塞四十个船员进去,新老搭配,以尽快培养更多的水手。
现在新来的水手已经不能立刻“插一脚”了,必须先进行一年的实习,实习期内只能拿每月3贯的固定工资,一年过后才能分到半脚,再过两年才能分到一脚。即使这样,由于有了之前一年暴富引发的示范效应,来应募水手的人仍然络绎不绝,让海洋部选出了不少好苗子,看得隔壁安全部实在是羡慕。
更多请收藏【】!【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