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agtatbagt西山那边,有王守仁和唐伯虎,这两人现在已经开始上手了,自己原来担心刘瑾只手遮天,现在也不用担心了,不过下一步还是要把这两人培养出来独当一面,自己才能腾出手来。
商业上有谷大用盯着,自己现在实行的是账目分离,这家伙暂时还没胆子上下其手贪腐,不过也要警惕,时间长了,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时候往往容易出问题。谁来管账,谁来管钱呢朱厚照一阵苦恼,手里的人太少了,冯秋荷本来是个好人选,但还缺少经验和历练,现在不堪大用。
刘阁老的孙子刘成学人倒是持重老成,但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事情,容易被蒙骗,现在还在西山跟着王守仁他们学习呢。
门外伺候的小太监见乾清宫内没了动静,稍稍探头出来,看到朱厚照头靠在椅子上闭目,以为朱厚照睡了过去,轻手轻脚的走进来,从偏房里拿出一张大氅小心翼翼的走到朱厚照身边。
感觉到身旁有异,朱厚照瞬间睁开眼睛,眼神如电盯着小太监,小太监被吓了一跳,哆哆嗦嗦的解释说“殿下,奴婢见您睡着了,怕您着了凉,所以找了件大氅想”。
朱厚照看到小太监手里拿着的大氅,摆摆手说“不碍事,天不早了我也回去了”。
小太监躬了躬身,看到朱厚照站起来,赶紧后退两步让开位置,跨出乾清宫后,朱厚照随口问“你叫什么名字”
身后的小太监恭敬的回答“奴婢陈文”。
“陈文”朱厚照嘴里念叨着,小太监赶紧取来灯笼在前方带路。回到端木宫后,小太监请命告退,朱厚照踏进宫门,就发现牟斌站在大门口,朱厚照眉毛一挑“牟指挥使,有事吗”
牟斌稍稍欠身,“回禀殿下,上次你让卑下查的事情有些眉目了”。
朱厚照点点头,往书房的方向走去,牟斌落后两步,进到书房内,等朱厚照坐定后,牟斌从怀里掏出条陈,朱厚照展开一看,不一会就眉头紧皱,“确定吗”
牟斌恭敬的说“确定。目前的线索都说明了白莲教死灰复燃,臣已安排人员查找线索,争取查到白莲教的重要人员”。
朱厚照点点头,请牟斌坐下,而后轻声说“牟指挥使,一定要谨慎,不能出现漏网之鱼,现在朝廷还算安稳,主要精力在改革上,这些地老鼠就不要放到明面上来了,你处理好就行。一定不能让这些地老鼠坏了本宫的改革大事”。
牟斌走后,朱厚照陷入沉思,白莲教一直是明朝的心腹大患,能不能借着这次户制改革厘清白莲教的问题呢白莲教的可怕之处就在于笼络人心,现在明朝的制度c秩序封死了底层人民的晋升之路,社会阶层固化,生存都成了奢望,就更别说勤劳致富,所以在白莲教的有心挑拨下,底层人民的不满就像是星星之火瞬间被点爆,白莲教才能一呼百应,裹挟民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想清楚这点后,朱厚照心里隐隐有了大致的方案,只不过现阶段还不能实施,现阶段最主要的事情是要把户制和税制的改革成果稳固下来,不然一切都是虚幻。
远在辽东的杨一清送了一封信回来,信上告知初到辽东,辽东局势不容乐观,从上到下糜烂,现在正在整顿军务。信中还特别提到了新军,新军在前不久刚和鞑靼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接触,以小胜告终。
新军刚上战场还不适应环境,士兵刚开始被鞑靼的声势吓到了,阵型一时混乱,士兵茫然不知所措,好在杨一清在平时也不曾落下训练,稍作镇定后,新军在指挥官的组织下开始按照平时训练的模样进行有序的反击。在指挥官的协调下,新式火铳大发神威,刚开始鞑靼并没有把新式火铳放在眼里,还以为是明军原来的烧火棍,以为一个冲锋就能冲散明军阵型,一炷香时间解决明军。谁想到新式火铳的火力连绵不绝,火力还恐怖,子弹打在身上就穿透了皮甲,鞑靼霎时人仰马翻,还未冲锋到阵前已经折损不少人马,吓得鞑靼赶紧鸣金收兵。
杨一清在信中总结,认为此次获胜的原因主要两个一c新式火铳;二c人员训练。认为新军将来必大有可为,建言太子殿下大举扩充新军规模。
看完信后,朱厚照嘴角泛起一丝笑容,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热武器必定代替冷兵器,这已经是历史检验过的,毋庸置疑。朱厚照而后又深深皱眉,火铳的产量还未能达到预期要求,这后面又牵扯到了炼钢和工艺。
放下信,朱厚照忽而想起一事,弘治十四年是多事之秋,前有陕西地震,百姓流离失所,后有鞑靼小王子c火筛袭边。朱厚照在脑海中迅速过滤了一遍,按照史书所记,小王子和火筛是趁着陕西地震,从内蒙进关,袭击陕西现为甘肃和宁夏。明朝时期甘肃和宁夏属陕西省。当时弘治帝委派保国
公朱晖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可惜被鞑靼大败。
现在已经是弘治十三年六月了,时间已经不多,念及此处,朱厚照忧心忡忡,踱步思考,是要把杨一清调回陕西吗毕竟前两年杨一清就在陕西督学,历史上杨一清也曾调任陕西督理马政。但现在的历史在朱厚照这里拐了个弯,杨一清被自己调去了辽东,现在又调杨一清回陕西,不符合常理,容易引起其他人的误解,朱厚照摇摇头,迅速否决了这个想法。
朱晖肯定是不能用的了,应该用谁呢朱厚照灵光一闪,脑海中闪过一人,希望这个人真的如史书所载不会坑自己。打定主意后,朱厚照才上床休息。
天一亮,朱厚照就蹭蹭的跑到慈宁宫,弘治帝正坐在那里吃早餐,看到朱厚照,笑了笑,点了点旁边的座位,示意朱厚照过来吃早餐。
“怎么又有什么事情要找父皇了”弘治帝心情不错,看着朱厚照打趣道。
朱厚照吞下口中的包子,又喝了口豆浆说“父皇,昨天杨师傅给了回信我,说是新军到了辽东后和鞑靼进行了一次小规模接触,新军小胜。现在证实了新军和新式火铳的效果,儿臣打算扩编新军”。
弘治帝点点头说“既然有效果那你就大胆去做吧,希望不会令朕失望”。
“父皇,另外儿臣要个人,此人是宁夏总兵府的佣兵”。
佣兵弘治帝被豆浆噎了一下,这么个小人物值得跟自己讨要吗弘治帝眼神透着疑惑,朱厚照见状,只得说“父皇,儿臣的新军训练需要边军的帮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弘治帝点点头,并未深究,朱厚照擦擦嘴说“父皇,我准备着手整顿军务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先挂在那里吧,等刘老大人完成了京城的税制改革,我想让刘老大人担任兵部尚书,税部尚书由王华王大人担任”。
“到时再说吧”,弘治帝不置可否,“至于军务,你暂时别操心了,先把你的新军练好”。
朱厚照也不强求,吃过早餐后回到端木宫准备去西山,却发现久未露面的杨廷和站在宫门前,朱厚照皱了下眉头,还是恭敬的弯腰“杨师傅好,家中都安排好了吗”弘治十一年底,杨廷和母亲去世,杨廷和归乡服丧。
杨廷和赶紧回礼,而后面色迟疑,似乎左右为难不知如何开口,朱厚照见状觉得奇怪,杨廷和很少在私底下找自己的,不会遇到难事了吧
稍作迟疑,杨廷和似乎下了决心,长舒出一口气,对着朱厚照拱了拱手,大声说“殿下,以前你问臣的事情,臣已经想明白了,现在可以给殿下答复了”。
嗯朱厚照疑惑的看这杨廷和,杨廷和走上前,身体稍稍前倾,“殿下曾问臣,为何朝廷如此重视农事,农人的地位还如此低下”。
哦,原来是这个事情,朱厚照点点头,伸手指了指端木宫,示意杨廷和进去说,而后自己抬步朝着端木宫走去,杨廷和在后面亦步亦趋,看着前方疾行的朱厚照,杨廷和心头百般滋味。
“殿下,这两年里,臣脑海里不时响起殿下当初的疑惑,现在,臣看明白了也想明白了,当初疑惑的不是殿下,而是臣”。到了书房,杨廷和恭敬的说。
朱厚照轻轻一笑,并未说话,杨廷和只好继续说“当初殿下提出这个疑惑,我本以为殿下是真的疑惑,现在看来是臣小看殿下了。是的,当初臣有隐瞒,但绝不是臣有私心。农事涉及范围广,其中的问题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殿下心中也早有了定论并已经开始整顿,我就不多说了。我今日过来是想跟殿下说一声,我想跟随殿下成就一番事业”。
杨廷和为什么转变这么大呢两年前的他对于朱厚照提出的疑惑遮遮掩掩,是因为涉及到了众多朝臣和士绅,杨廷和打心底不愿去触怒他们,毕竟自己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但这两年随着税制和户制改革的推进,加上朝中的一些流言,只要支持新政的都被太子殿下重用,杨廷和再联想到太子殿下当初的疑惑,立刻明白了这哪里是疑惑,分明就是当初太子殿下对自己的试探。
说心里不后悔那是假的,杨廷和的抱负绝不仅仅是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太子师傅,他要的是一展心中所学,匡扶社稷,而后扬名立万,流芳百世。思来想去,杨廷和终究还是放下了心里的负担,他明白自己再不行动,以后自己在太子殿下心里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