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站内短信
翻页 夜间
大侠文学 > 其他小说 > > 卷四 厉无咎 361【风起云涌】
  赵瀚关注的不是张献忠而是越来越严重的春旱。

  去年北方旱情达到顶峰是崇祯登基以来北方旱灾面积最广、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年份旱灾甚至波及到蒙古草原!

  而今年春旱蔓延到四川、湖南、贵州和广西。

  赵瀚治下的各省只有广东、福建、浙江、半个江苏、三分之二个江西没有受灾。

  湖南全境大旱!

  仅看春旱情况就知道又是个大灾年。

  满清却非常幸运因为历年干旱只波及到宁锦一线。至于鞑子的老窝一次旱灾都没有扛住冬天的雪灾就行了。

  “要不要暂缓北伐?”户部尚书黄顺甫问。

  “不能停”李邦华说道“若是明年也旱情严重难道明年也不打了?”

  “肯定要打”赵瀚非常不情愿地说“劝降左良玉。只要他肯投降给他五条船运财货到南京来做一个富家翁。”

  赵瀚也是被搞得没办法了今年必须向灾民征粮老百姓的日子将不好过。

  如果左良玉愿降就能节省无数粮食也能少饿死很多山东百姓。

  ……

  山东东昌府。

  左良玉似笑非笑看着潘独鳌说:“张献忠真想跟我联手打赵瀚?可我手里没粮啊今年山东又是大旱。”

  “赵贼有粮去抢一遭便是!”潘独鳌道。

  左良玉又说:“抢粮就得出兵出兵就得开拔费。我钱粮都不够又如何南下打仗?”

  潘独鳌说道:“而今赵瀚北上无非是先打左侯还是先打我家大王的区别。赵瀚灭了左侯下一个便是我家大王。赵瀚灭了我家大王下一个便是左侯。你我两家唇亡齿寒若再不联手必被赵瀚各个击破!”

  “容我考虑考虑。”左良玉没有拒绝也不当场答应。

  潘独鳌笑道:“左侯难道还想归附赵瀚?以赵瀚的规矩即便左侯带兵投靠今后也肯定不能掌军。没有自己的军队便能做个富家翁今后还不是任人拿捏?等左侯的军队被遣散都到乡下分到土地谁能不心向赵瀚?到那个时候左侯之生死就得看赵瀚是否仁慈。”

  左良玉陷入沉思。

  他是典型的明末兵头子思维早就已经固化。

  财富他可以放弃爵位他可以放弃官职他可以放弃唯独不能放弃军队!

  因为在他的意识当中放弃军队就是在等死。大明这样的例子太多有兵什么都有没兵什么都没落得个抄家流放也实属正常。

  左良玉问道:“若是联手该怎么打?”

  潘独鳌回答:“我家大王北击信阳、罗山南击广济、黄梅。至于左候徐州、砀山、商丘……随便打哪里都行。如此三面夹击赵瀚必然顾头不顾尾。”

  “我再想想。”左良玉犹豫不定。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不敢轻易跟赵瀚开战。可他也不敢投靠赵瀚害怕被剥夺兵权害怕被卸磨杀驴。

  原来他还想拖着可赵瀚已经跟他接壤要么直接来打他要么去收拾张献忠。

  拖不得打不得降不得。

  这该如何是好?

  左良玉召集自己的智囊足足商讨半个月还是找不到任何出路。

  潘独鳌一直等着等得心急如焚心中鄙视左良玉举棋不定。

  又过数日张岱作为使者来到东昌府城。

  “在下是极为佩服吴王的也愿意真心归顺”左良玉说道“在下甘愿为王先锋不管是打北直隶还是去打流贼只要吴王一声令下全军将士必定誓死效命!”

  这货一开口就暗示保留军队张岱怎么可能答应?

  甚至虚与委蛇都不行否则左良玉借赵瀚之名在山东烧杀抢掠、大肆扩张怎办?平白坏了赵瀚和大同军的名声!

  张岱照实了说:“只要左侯愿意归顺交出军队之后可用五条大船运送财货去南京购房置宅安享清福。”

  左良玉叹息道:“我不能只想着自己啊全军将士解甲归田恐怕很多人不愿意。”

  “左侯麾下军将吴王自有安置定然不会苛待”张岱说道“吴王自起兵以来向来说话算话从来没有出尔反尔之事。说句不好听的既然承诺让左候做富家翁那就不会秋后算账左侯还没分量让吴王破例。”

  “吴王的人品德行我自是信得过的且容我再考虑考虑。”左良玉有些心动。

  张岱又继续讲道理说得左良玉几乎就答应了。

  可是这货还不肯最终表态他一向的习惯就是望风而为。

  左良玉心里想的是或许等张献忠跟赵瀚打起来自己关键时刻带兵归附能够趁机捞到更多好处!

  打发走张岱左良玉又召见潘独鳌:“我已决定贵军只要先出兵山东之军必然配合南下。”

  “此明智之举也!”潘独鳌大喜。

  左良玉故意做出承诺就是要让张献忠和赵瀚开战。第一让赵瀚的兵锋指向湖北暂时不要来打山东;第二观察双方的战争胜负关键时候跳出来站队趁机索要更多的利益!

  张献忠却是一门心思要打仗!

  他本来还不敢打可今年湖北严重春旱军队数量又多到爆炸。张献忠的军粮已经撑不住了必须找个地方捞上几票而赵瀚的地盘就是天然补给地。

  安徽好富庶啊张献忠馋得流口水。

  长江以北的安徽地区虽然赵瀚只占领半年但已经完成分田和移民工作。在张献忠眼里就显得特别富庶人口多粮食多财货多至少比他的湖北强得多!

  唉张献忠也是想发展民生的军屯、民屯都搞得火热可遇到大灾只能做回老本行。

  这年春天张献忠再次强征粮草强征无数百姓做民夫。他没有耐心顶着天灾发展地盘干脆透支民力打仗或许能把江淮地区打下来呢。

  廖志芳、徐以显两位军师都苦苦相劝但无济于事张献忠已经下定决心。

  ……

  “殿下据细作传回消息张献忠大肆征集粮草、征调民夫长江沿岸的驻军越来越多。”

  说话之人是徐颖他终于回南京了依旧负责情报部门有点类似锦衣卫头子。

  赵瀚顿时皱眉:“他疯了吧现在可是春耕时节!”

  徐颖说道:“估计是春旱严重张献忠又不兴修水利就算播种也收不到什么粮食。他索性就放弃春耕趁着我军夏粮未收带着大军入侵江淮一带。他的沿江城市增加驻军也是为了防止我军从长江进攻。”

  赵瀚把主要官员都召集起来一番商讨之后迅速做出决策。

  第一各地要把春耕搞好抗旱救灾工作不能停。

  第二发行粮食债券做好宣传工作面向民间征集粮食。

  第三湖南召集农兵两万、民夫两万;江西召集农兵两万、民夫两万。到长江沿岸集结随时待命出征!

  第四江南召集农兵一万、民夫两万立即支援广济方向。

  第五信阳州就地征集两千农兵、三千民夫。

  第六费如鹤回防徐州张铁牛移师台庄(台儿庄)。防备左良玉的同时随时做好反攻准备并从苏北抽调五千民夫。

  第七黄幺在施州府的新编山地师等候命令渡江攻占夷陵。

  这次一旦全面开战赵瀚治下的经济民生必定遭受严重影响。

  但在可接受范围内广大底层劳苦人民无非从每天吃三顿饭变成勒紧裤腰带吃两顿饭。

  好在今年春天广东、福建、浙江风调雨顺从越南海运过来的粮食可以调运到江苏沿海缓解压力。

  但是海运粮食真不多因为利润不够丰厚。

  即便赵瀚免征粮食进口关税海商也只是把粮食作为压舱物顺便赚一点而已。

  越南的粮食确实多但越南的陆路交通也烂运输成本极高只能在越南沿海地区买粮。

  至于菲律宾、柬埔寨、缅甸的粮食想都别想。海运风险极大随时可能船毁人亡高利润商品值得冒险海商绝对不可能远距离运粮。

  与张献忠之间的战争跟赵瀚插手四川没太大关系。

  因为张献忠就算打四川也不敢调动太多兵力必须随时防备赵瀚。一旦出现大灾该打还是得打谁让赵瀚的地盘更加富庶?

  就在双方调兵遣将之时打算观望风向的左良玉突然收到一个惊天消息。

  “侯爷闯贼杀进北直隶了!”

  “什么?”

  北直隶的旱情同样严重由于一直不发粮饷开州、广平、大名府守军闹饷哗变。

  两个总兵被杀一个总兵逃跑一个总兵投敌总督陈新甲带着巡抚狼狈逃回北京。

  河南方向的李自成部将带兵杀入北直隶然后朝西北而去与李自成东西夹击孙传庭。

  孙传庭败逃回京李自成从太行山破关而入!

  李自成号称拥兵四十万沿途城池望风而降。就连驻守皇陵的军队都主动投靠李自成守陵太监们甚至做了带路党。

  整个北直隶只有洪承畴的蓟镇兵而且还在辛苦剿匪当中。

  洪承畴获知消息正准备带兵勤王李自成大军已经杀到北京城下。

  (盟主名字打错了抱歉感谢刘尼玛sb的盟主打赏。)

  (本卷完求月票。)【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