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站内短信
翻页 夜间
大侠文学 > 其他小说 > > 卷三 见在田 209【农学爱好者和旅行家】
  徐霞客此次来江西还有母亲的遗命需要完成。

  永乐年间张宗琏被贬为常州同知。因其清正廉洁、救护黎民在任上病死之时当地数千百姓素衣送葬还募集资金为他修筑“张侯祠”。

  两百年过去香火不断仍记恩情。

  徐霞客母亲的七十八岁寿诞本来是要做寿的但全部捐赠出去用于重修坍塌的张侯祠。修缮完毕母亲又叮嘱徐霞客今后要去寻访张宗琏的后人将张宗琏的遗像、遗物和墨宝供奉起来。

  历史上他直接找到自己的族亲也就是吉安知府徐复生帮忙很快就获知张宗琏后人的消息。

  但现在嘛徐复生早就死了而且是赵瀚诈城时亲手捅死的!

  徐霞客在青原寺转了一圈感觉赵瀚并非什么恶贼。至于徐复生的大仇他也懒得去追究反正他跟徐复生的关系也不怎么亲近。

  “江阴徐弘祖求见赵先生。”徐霞客来到总兵府毫无心理负担的请求拜见。

  突然又来一个士子还带着两个家仆:“德安陈希颂特来进献《农书》书中有载水转大纺车之谱图!”

  侍卫连忙说:“陈先生请进。”又对徐霞客说“徐先生请稍等我须先去通报。”

  赵瀚早有吩咐献水转大纺车之人可以直接领进总兵府。

  陈希颂被带进会客厅不多时便见一青年走来。

  或者说更似少年。

  赵瀚拱手笑道:“鄙人赵言幸会!”

  “赵……赵先生?”陈希颂颇为惊讶连忙作揖道“拜见赵先生。”

  “请坐”赵瀚笑问道“先生从德安而来?”

  陈希颂回答说:“正是晚生出自义门陈氏自唐代便一直定居德安。”

  赵瀚真不知道什么义门陈氏只礼节性的赞叹道:“竟是名门望族子弟有失远迎。”

  北宋之时义门陈氏壮大到令朝廷忌惮文彦博、包拯等人都建议强行分家。

  最后咋分的?

  朝廷派遣专门官员进行监督把义门陈氏遍及数省的产业先分为291份把陈氏子弟也打散成291股。然后陈氏在江西的产业另外再分为47份。

  义门陈氏分家总计被分为338家!

  可惜赵瀚闻所未闻只一番寒暄就直接问道:“先生会造水转大纺车?”

  陈希颂让家仆打开箱子捧出厚厚一沓古籍说:“此为《农书》有记载水转大纺车而且图文并茂一看便知其理。”

  《王祯农书》属于元代著作在铅山隔壁的永丰县定稿包含农桑通诀5集、谷谱11集、农器图谱20籍。几百年后已经寻不到原本只在《四库全书》中找到部分内容整理改编为22卷。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很多内容都有参考《王祯农书》部分内容甚至直接照搬。

  此时此刻《农政全书》只有遗稿还没被陈子龙整理修改出来。

  因此赵瀚眼前的《王祯农书》是现存的唯一兼顾北方旱田、江南水田的农业书籍!

  “赵先生且看。”陈希颂拿出其中一集。

  果然图文并茂赵瀚一看便知其原理由转锭、加拈、水轮和传动装置四个部分组成只不过细节还得让工匠来搞定。

  水转大纺车其实就是水力纺纱机但只能纺苎麻、蚕丝等长纤维想要纺短纤维的棉花必须进行改进。

  赵瀚继续翻看其他内容这本书仅农具就有20集水利纺纱机也被归类为农具。

  这些“农具”包含杠杆、轮轴等简单机械也有齿轮、曲柄、绳轮、连杆等传动和变速机件。

  赵瀚随手翻开一篇顿时皱眉道:“如此利器怎不见江西农民使用?”

  陈希颂探过脑袋一看解释说:“此为秧马虽然便利但有可能压坏秧苗。而今江西水田多为佃户耕种一人也佃不了几分田秧马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秧马类似两边翘起的小船农民可以骑着走插秧之时按下前端不用弯腰。

  而且还可以把秧苗放入舟中随时取用又省力又省事。

  赵瀚决定把自己的一百亩地改为专门的试验田设“劝农所”来恢复、改进、研发农具。同时研究种植技术研究农作物的优选和改良。

  比如这种秧马就可以让官吏重新推广开来。

  赵瀚把《王祯农书》放回箱子和颜悦色道:“君亦知农事乎?”

  陈希颂回答说:“略知。晚生有一庄园喜稼穑之事闲时亦手植禾苗招揽工匠做些农具。前些天看到赵先生的告示晚生便连忙赶来献上《农书》。”

  此人的老家德安县距离南昌府城并不远明显是来提前做投资的千年大族非常善于观测风向。

  赵瀚问道:“吾欲置劝农所君可愿做劝农所主事?”

  “不敢请耳固所愿也。”陈希颂高兴道。

  赵瀚叮嘱一番说出自己的要求便派人暂时将陈希颂安置下来。

  有了《王祯农书》的图样水力纺纱机很快就能制成因为他已找到会制作水力磨坊的工匠。

  水利磨坊在明代并不罕见但往往掌握在权贵和豪族手里。

  比如历代德王便霸占了济南城的磨坊。官府在济南护城河建起水闸以水位落差来推动磨坊做功德王甚至将整座水闸都霸占还不准百姓利用水闸来灌溉农田。

  赵瀚招来秘书费瑜吩咐道:“《农书》交给书坊雕版刻印先印三百套分发给各级官员学习。印书完毕雕版保留起来今后还有用处。”

  费瑜领命离去即刻办事去了。

  这种肯定要长期多次印刷的书籍还是使用雕版更好些更何况还有大量农具插图。

  直到此时徐霞客终于被领进来。

  初见赵瀚的反应徐霞客也差不多没料到庐陵赵贼如此年轻。他很快就抱拳说:“在下江阴徐弘祖遍访名山大川以记之。先母遗命令在下寻访永乐朝清廉之臣张公宗琏的后人寻张公遗物供奉于江阴张侯祠。”

  徐霞客?

  跟课本上的画像长得不一样啊。

  赵瀚笑道:“徐先生是让我帮忙找人?”

  徐霞客回答说:“在下只知张公籍贯吉水还请赵先生相助。”

  “可以你把此人的姓名、官职写下来”赵瀚转开话题颇为好奇道“徐先生准备去何方游历?”

  徐霞客回答说:“先在江西再去湘南再去广西、贵州。”

  赵瀚只能表示佩服这兵荒马乱的遍地都是匪寇没被歹人弄死算徐霞客运气好。

  这位老兄曾连续八天睡山洞一路采集野果野菜生吃。也曾被贼寇抢劫在异地找到旧友抵押房产才弄来银子。

  最后双腿皆废也不知是生病还是被蛇虫咬伤。家仆趁机卷走财货跑路幸好获得当地土司帮助派人护送其回家归家不到一年就病死了。

  赵瀚唤来一个侍卫拿出绑腿说:“此物缠在腿上登山赶路不会酸痛还能防御蛇虫叮咬我全军将士打仗都用这种绑腿。”

  “多谢好意”徐霞客指着自己的腿说“在下一直绑腿登山此物确实好用。”

  徐霞客游雁荡山迷路四面皆为峭壁他和仆人就是解下绑腿做绳子才脱险的。

  赵瀚提醒道:“湘南与江西交界多匪寇一定要小心。”

  “在下谨记。”徐霞客觉得这个反贼很不错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反贼。

  赵瀚突然笑着说:“徐先生游访大山名川可多记述些当地的矿产。铜铁金银锡还有那硝石、硫磺、石碳之类皆可强国富民此遗惠后人之举也。”

  徐霞客仔细思考一番:“此亦可行。”

  赵瀚觉得该资助资助让人取来五两银子:“我的钱也不多徐先生且拿去用。”

  一个占据数府的反贼居然说自己的钱不多。

  徐霞客见赵瀚不似作伪顿时肃然起敬:“多谢!”

  两人又聊起各种见闻徐霞客前后十五次远游足迹遍及全国各地许多风土人情对赵瀚非常有用。

  聊了足足一个时辰徐霞客离开总兵府。

  未来将卷走全部财货的家仆问:“老爷这赵贼倒是不害人。”

  徐霞客叹息道:“唉何止不害人。我走南闯北这些年所见所闻唯有赵言治下最为安定。假以时日赵言必得天下这是肯定错不了的。”

  家仆惊讶道:“老爷何出此言?大明江山要亡吗?”

  “你自是不知多去北方看看就知道了。”徐霞客懒得解释以前跟随他远游的家仆病死了如今这个家仆是重新挑选的。

  本来选了两个另一个家仆半路跑了不愿跟着徐霞客送死。

  回到客栈徐霞客立即写日记对赵瀚推崇备至。

  当然只涉及人品与德政他不敢在文字当中说反贼必夺天下。

  张宗琏的后代很快找到日子过得还行虽然被分走大量田产但好歹还保留着店铺生意。

  张家人悄悄说赵瀚坏话徐霞客也不便多言只是想到自己家里的情况。

  唉儿孙自有儿孙福吧管他今后分不分田呢。

  赵瀚这边忙着修路、印农书、制大水车、发展农会、研发农具和农业技术各级官员都全速运转起来。

  而大明朝廷正在讨论如何对付庐陵赵贼。

  朱燮元肯定要被下狱了……【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