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站内短信
翻页 夜间
大侠文学 > 穿越小说 > 岳飞之血战中原 > 第三卷 百战两河定汴京 第一百六十六章 河堤与腌肉

第三卷 百战两河定汴京 第一百六十六章 河堤与腌肉

 热门推荐:
  靖康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岳飞和李孝娥在汴梁完婚。同一天吉倩徐庆也在应天府举行了婚礼。三场婚礼的喜气一时间冲淡了中原大地上的苦难气息。

  婚礼的那天晚上就有外地粮商找到李八少愿把江南的粮食卖往江北。只要护民军出得起价钱多少粮食都有得卖。李八少知道这些粮商都是和南渡小朝廷中的达官贵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才能在江南普遍缺粮的情况下依然囤积了大批粮草。纵然护民军不购买这些黑心商人也不会把粮食分发给江南百姓所以李八少直接预订了一百万担稻米。并告诉这些客商若能以最快的速度运过来价格可以上浮一成。

  靖康三年六月初中原大地普降大雨。大雨连下了三天三夜一时间各条大河的水都扑到了河堤之上。黄河的水流更是陡然凶猛起来。虽然汴梁应天一带水利极好特别是应天府和曹州府在去冬上百万流民的劳动之下早把水渠挖得村村联通。但若是黄河淮河一旦决口护民军的地盘立即就会遭受到灭顶之灾。

  正是出于这个担心岳飞在新婚的第四天就离了汴梁领着一众将领还有请来的河工专家跑到了黄河南岸四处巡视河堤险情同时号召所有百姓密切注意各地大河的堤岸防止有人故意破坏。

  既然护民军的地盘都位于大水下游无论是金狗赵构还是阿弥佗佛教的人都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以水代兵的机会。

  黄河淮河京杭大运河还有其他足以造成水灾的河流光在中原境内长度也有数万里但凭护民军是看护不过来的。只有发动所有百姓自发地守住堤岸才能防止住那些肯定会出现的大破坏。

  果然大雨尚未过去黄河淮河岸边的百姓至少阻止了上百起破坏堤岸的阴谋。至少有一百多个百姓为了保护河堤而牺牲。但那些破坏河堤者也没有一个落得了好。要么被迅速赶到的护民军当场斩杀要么就被愤怒的百姓乱刀分尸。

  中原百姓可能不在乎改朝换代但绝对在乎自己的家园。这些破坏河堤者不是在对付护民军而是在对付他们这些住在河边的百姓。一旦大河决堤修在河畔的村庄和家园绝对无一幸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就连一些对护民军没有好感的举人进士们也都站了起来领着全村父老响应岳飞的号召。岳飞也没有忘记那些保护河堤的牺牲者全部享受护民军烈士的待遇。不但抚恤金向烈士们看齐家人同样可免赋税三年。结果在这场军民共护大堤的战斗结束之后岳飞在民众中的威望再次直线上升。

  六月中旬借着京杭大运河的水道江南粮商用飞一般的速度运来了二十万石粮食。护民军收到粮食之后立即分发给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流民。虽然每户流民只能分到一斗粮食但掺着野菜吃至少也能撑上个把月。

  李八少诧异于粮商的速度后来才知道原来却是张俊把自己的大半军粮都给运了过来。张俊可不在乎和护民军羞辱过。只要给他足够的银两他把粮食卖给金狗都可以。因为张俊大帅最在乎的是自己放在地下室的重达千斤的没奈何银球。这笔生意至少给张俊带回了几十个没奈何的重量。想到这一点远在建康的张俊大帅眼睛就笑眯了眼。

  和张俊一样笑眯了眼的则是中原大地上的流民。随着夏季来临野菜野果顿时多了起来。因为没有了居心叵测者的鼓动也没有了横行霸道的流寇大批流民也纷纷转回故乡或者就在荒废的城镇里安居下来重新规划未来的生活。此时各大商会开始各显本领他们派商贩到各个流民屯推销商品。所有商品都可賖账年底结算。他们推销的商品五花八门有农具有刀具有制造简陋但也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兵器。但更多的则是各种腌制食品。

  岳飞在去年就预料到了将会发生的***和流民潮所以未雨绸缪早早就在应天徐州曹州三地大力推广腌制食品把食盐的价格压到低低的直接让几家私盐走私商破产也让普通百姓终于像富人一样开始成缸成缸地买盐并把河里打来的鱼捉成腌鱼把家养的猪肉做成腌肉把各种野菜野果也做成了腌制品。反正只要有吃不完的东西不管适不适合做腌制品全部都被做成了腌制品。既然岳帅说了只要有吃不完的腌制品应天商会和徐州商会都会全部用合适的价格收购。所以百姓们全都迸发出十分的热情把黄河淮河和八百里梁山泊的鱼几乎打了个净光。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岳飞作出的这个决定。但在今年的流民潮出现之后无论是商人还是百姓无不佩服岳飞的先见之明。

  其实岳飞是把腌制食品给应天徐州曹州三地的百姓准备的但他低估了黄纵石不遇的施政能力也低估了皇宋百姓的勤劳。老人幼童在家侍弄田地壮劳力或加入护民军或去各个作坊里作工既给家里省饭也能挣工钱结果就是到了过年时这些被赵构盘剥极惨的乡村全都恢复过来。

  有了足够的小麦和大米吃百姓们就对这些咸得要命的腌肉有点吃不顺口了。于是纷纷把多余的腌肉卖给各地商会。本来还担心商会不收结果商会是有多少收多少。百姓一边窃笑一边继续大做腌肉。反正盐价贱如土。去河里打几十斤鱼做成腌肉就可以给自家的孩子添件新衣裳何乐而不为呢?

  应天百姓嫌弃的腌肉在流民们眼里简直就是天赐圣物。这些晒干的鱼肉猪肉吃到肚里既耐饿又可以省掉买盐的钱。要知道不在护民军辖区里的流民可享受不到低廉的盐价。光是省掉的盐钱一个四口之家一年也可省出两吊钱。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都是不会坏的。买上几十斤省着点吃差不多能吃到年底。至于腌肉不好吃嘿嘿咱们可不是应天徐州曹州三地的百姓那里是龙兴之地吃喝不愁。至于咱们这些流民哪有口吃的就要谢天谢地了。

  正因为这个原因各地商会里堆积如山的腌肉不过一个月竟然全部销售一空。虽然绝大多数流民都选择了賖帐但商会才不担心到年底收不上来款子。不只是这些商会有护民军作后盾也因为皇宋百姓的契约精神极强极少出现赖帐的情形。

  有了足够的盐分流民们也渐渐恢复了精神力气纷纷把家中的田地交给老婆孩子三五成群地涌向汴梁洛阳去做工。洛阳和汴梁虽遭金兵洗劫数次但基础还在护民军进驻之后凭借良好的军纪迅速稳住了民心也给商家带来了信心。顿时蛰伏的本地商家携财而来的外地商家再次把各色作坊开了起来。特别是黄纵从应天府赶到汴梁担任知府之后更是直接加快了汴梁的恢复速度。不过一个月所有荒废的作坊已经有小半开工没有开工的也早被人买了下来正在加紧整饬。

  这些作坊都需要大量青壮作工所以距离近的流民们纷纷涌进城市。当然在这些流民的务工潮之后也有护民军宣传司的有意推动。

  岳飞和李八少黄纵等人都认为一个国家的工商业越发达从事工商业的人越多社会就会越稳定。再加上汴梁洛阳本就是皇宋中枢全盛时期光一个汴梁城就有数百万人。所以不愁这些流民会让汴梁人满为患。

  进入七月份随着江南粮商又运来近百万石粮食压在流民头上的饥饿大山终于被挪开了。看到各地暗情司终于不再传来饿死人的消息岳飞的心也终于安定下来。

  既然***暂时告一段落岳飞又把目光转移到了江南的荆湖南路。在那里恩师宗泽正和原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一起率领数万民军死守长沙城抵挡着钟相杨幺的大举进攻。暗情司的人不但混入了钟相杨幺的军队还成功地潜入了长沙城和宗泽取得了联系。

  让岳飞欣慰的是宗泽在寄来的信里不但没有骂他大逆不道反而勉励岳飞再接再励争取早日打过真定府把皇宋的旧地全部收复。宗泽在信中半点没提江南的朝廷也没提自己的处境。

  但岳飞早从暗情司那里得知宗泽纵然凭借残兵败将挡住了钟相的十余万大军依然得不到朝廷的信任。他请求的援兵总是徘徊在江南西路和广南西路离长沙千余里远根本没有挺进的意思。赵构因为对付不了岳飞却把怒火迁到了宗泽头上。如今的长沙城已经坚守数月城中百姓粮食将近眼看就是摇摇欲坠的局面。但是最有希望击败钟相的韩世忠大军依然还逗留在鄱阳湖上和湖匪李七周旋不定。

  虽然暗情司的人一再声称钟相钟天王也是一个英雄好汉。就是打下了长沙城恐怕也不会伤害宗帅。但岳飞知道钟相是好汉杨幺却是个小人。宗帅一但失陷在他们手里绝对落不了好。更重要的是岳飞绝对无法容忍自己的恩师落到阿弥佗佛教手里。

  所以在中原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岳飞立即着手南援。虽然不可能派大军前往江南。但派上三四千精兵装成渡江的流寇还是可以瞒过赵构眼睛的。反正此时的赵构正在大肆招安从中原过去的流寇曹成戚方孔彦舟郦琼等人已经成了朝廷的正牌统制官。岳飞考虑了一下决定派张用一丈青夫妻率领四千精锐潜过江南奔赴荆湖。

  !!【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