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都市小说 > 念念清华 > 第十三章 得道多助
  自孙将军举起义旗开始,中原各地纷纷响应,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席卷了大半江山。

  沛县,却是一个例外,好像天下归谁,都与他无关,正如我当年的心态。

  当初良生率义军借道沛县,仅仅也是借道而已,百姓对义军既没有特别的拥护,也没有强烈的反抗,只要火不烧到自己头上,他们就愿意隔岸观火。兴许良生也是考量过这一点,所以并没有立时动用武力去攻下这座城,而是在筹措到军粮之后,匆忙撤出。

  以往赋税徭役重一点,百姓们只是嘴上表达不满,手脚在不知不觉中却更卖力了,勉强还能对付日子。但是现在征选秀女,几乎大半家庭都要经历骨肉分离,要割舍掉一份亲情,比多交几份苛捐杂税对他们来说,要残酷得多了。

  临选期愈近,我听到的无奈的哭声就越多。

  萧虞本不用来趟这趟浑水的,她却坚决道,“单看你和大公子之间的情分,我亦不能袖手旁观。”

  这世上竟有如此重情重义的女子,我为自己一向只想独善其身的自私感到汗颜,我也是从那一刻,逐渐地明白,有些比性命还重要的东西,是全心全意地忠诚和信赖。

  当我来到重山的门口时,他显然吃了一惊,我看他屋子里乌泱泱地围了一大片人,我便知道,他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我来的,正是时候!

  我在门口站着,正好碰见赵大娘给他们送水,赵大娘仔细盯了我一阵儿,待认出来时,合掌大呼,“哎呀,闺女,你去哪儿了,你知道你爹他—”,她话音未落,重山便把她扶到了一边,打断道,“娘,待会儿再说这事,你先去给烧点吃的吧,看她们几个都饿了。”

  赵大娘应声便去了。

  我仔细扫了一眼大堂里的人,有几个有些面熟,应是凛风寨的兄弟们,当初樊礼从军去时,大部分都跟他一道去了,还有一些,家有老小的,留了下来。

  他们见着我,也是吃了一惊,一年光载,物是人非,也许都是想起了那些再也不会回来的亡魂,众人都默默沉吟。

  重山开口道,“我们准备夜袭城门,把阿礼他们救出来。”

  我摇了摇头,“除非城内有我们的内应,否则,便是白白送死。”

  “我们不怕死!”兄弟们忽然喊道。

  萧虞这时道,“我们都不怕死,但要死得其所,不然和殉葬有什么区别!”

  大家默不作声,重山也低下了头,暗自琢磨。

  “那你说怎么办?”有人昂起头道。

  “重山,你堂兄是亭长对吧?”我转头望向重山。

  重山点头道,“是,但是别指望他,他是个胆小如鼠的人。”

  我顿了顿,便一鼓作气道,“你听我说,夜袭救人不是不可行,但伤亡太大,且难以脱身,即便是脱身,难道要连累兄弟们一起亡命天涯吗?与其作亡命之徒,不如学学孙胜,和全县百姓,来个里应外合,一举攻下沛县,生擒刘兆!”

  他们都漏出惊异之色,我便接着道,“你堂兄是亭长,虽然胆小,但若以重利诱之,他未必不动心。你只说事成之后,许他以县令之位,他必将言听计从。”

  “只要他肯出面,百姓那儿就好说多了。”

  我刚说完,重山便立马拍桌子,道,“就这么办,明日举事,不成功便成仁!”

  众人皆齐声喝好,我的心里稍稍宽慰了一点,终于能有办法救出父亲和樊礼。

  重山的堂兄叫赵丕,如他所说,是个胆小如鼠的人。但当重山照我的说法鼓动他时,他的确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起义之事暗自紧锣密鼓地进行,顺利之至超乎我的想象,那也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一场战斗的发生,我没有一丝丝害怕,尽管我以前非常怕死,但是当我在重山的带领下冒死冲上城门解救父亲和樊礼的时候,我没有一刻想到过生和死的问题。

  那时,城门上的守卫根本就来不及顾及挂在城门上的两个人犯,我们在起义军的掩护下,很快就攀上城门,将他们成功救下。

  樊礼还算清醒,一眼就认出了扮着男装的我,他悲喜交加,喃喃念道,“想不到还能活着见到你。”

  我抱着父亲有些僵硬的身躯,哭得不能自已,“爹,爹,我们来救你了!”

  父亲竭力睁了睁眼睛,脸上现出一丝欣慰的神情,微微颔首,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声音,“好,好。”接着便昏了过去,脸上仍挂着欣慰而又安详的笑容。

  按照计划,我们的人闯入了县府,生擒了县令刘兆。

  刘兆是个欺软怕硬的软骨头,随便一吓唬,就跪地求饶,下令投降。

  我一见到他,就想起父亲被他如此残忍折磨,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了,可沛县目前一派混乱的局面,赵丕要想成功接任县令之位,处理这些日常事务便少不得刘兆的指点,我便只是恳求赵丕也赏他三天三夜倒挂城门的滋味。

  那天,还发生了一件事,不得不唏嘘。

  当我们救下父亲,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一把长枪挺在了我们面前。

  银灰铠甲下面,是一张冷峻狠厉的面孔,望一眼就不由得让人汗毛倒竖。

  是董翊,董家少爷。

  冤家路窄,我怎独独忘了他是新上任的牙门将!

  清愁仓皇地用求助的眼神望着我,而我见董翊的眼睛,是一刻也没有从清愁身边挪走过的。我的脑子匆匆闪过一个念头,若不是张文书那个下流东西花言巧语迷惑了清愁,现在清愁早成了董家的少夫人了,便也不会有后面这些事。

  董翊目光如炬,好像在说,你也算对得起我!

  清愁抿了抿嘴,不顾我的劝阻,径自下了车,走到了他面前。

  两人四目相对,清愁满面愧色,弱弱道,“你要怎么样才肯放我们走?”

  董翊的眼皮轻轻颤动了一下,幽幽道,“我已经放过你们一次了,就在你们出城的那天晚上。”

  我不由得想起来,出城的时候,清愁一路上都在疑神疑鬼地和我说,总觉得有人盯着她。原来,那个时候,董翊就知道我们出逃了。

  我想清愁也明白了这一点,只见她眉头忽然皱起来,眼眶有些泛红,嗫嚅着道,“那么这次呢?”

  我真是头一次见清愁这般低声下气地恳求一个人,还是一个她曾经辜负过的人。

  董翊还未来得及答话,忽然一支暗箭从清愁背后飞来,我不由得惊叫起来,“清愁小心!”

  就在这时,董翊眼睛一沉,忽地伸手将清愁搂在他的怀里,他肩上的披风飞舞起来,严严实实落在清愁身上。清愁就像一只鸟,被他小心翼翼掩在臂弯里。

  我见到那箭头深深嵌进他的右臂,立时将那洁白的披肩染成一片鲜红。

  我跟萧虞,还有重山,见到这一幕,都不约而同沉默了起来。

  “你,你怎么样?”清愁扑在他身边,急切地询问道。

  董翊咧开嘴角,却苦笑了一下,道,“要是我死了,你会哭吗?”

  清愁的眼泪瞬间滚了下来,道,“为什么一定要说这些话?”

  “不说,不说。”董翊试着用另一只手为清愁拭泪,清愁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退。

  “你们走吧,我原本也没打算拦,只是想借此,见见你。”董翊愣了一愣,道。

  清愁呆呆地点了头,“谢,谢谢!”便匆忙转身往这边奔来。

  “清愁!伯父的事,是我没办好,对不起!”董翊忽然对她喊道。

  周身都是凶狠的厮杀的声音,这一刻,我却只听到了董翊的真心,不知清愁听到了没有。

  上了车,清愁忍着泪水,冲他一遍遍喊道,“对不起,对不起!”

  我那时才明白,董家是董家,董翊是董翊。

  董家和我们势不两立,可怜董翊,夹在两家之间,不仅承受着未婚妻的背叛的痛苦,还遭受长辈的逼迫和指责,因他怎么也不肯另娶他人,甚至一气之下,弃商从武,做了牙门将,索性连家也不回了。

  隐隐约约,我总感觉,这次起义的成功,董翊一定是暗中帮了不少忙的,不然也不会顺利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