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玄幻小说 > 汉武挥鞭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泰安公主
  渭水之畔,山有甘泉,出石鼓西原,入滗水,故名为甘泉山。

  先秦时,秦人依山筑宫,是为甘泉宫。后因西楚霸王项羽火烧咸阳,抢掠秦宫,甘泉宫亦未幸免,徒是付之一炬。

  待得大汉立朝,高祖刘邦复依甘泉基址筑起行宫,作为三伏避暑之地,亦名甘泉宫。

  这年入秋,堂邑侯陈午常宿甘泉宫附近的馆舍,每日皆到甘泉宫门徘徊。

  娶了馆陶公主,做着大汉长公主的驸马,他自是享尽荣华富贵,但毕竟是外男,不经传召,哪能随意入宫?

  偏生馆陶公主被太后留在甘泉宫养胎,眼瞧着临盆在即,陈午只得日日到甘泉宫门前等待太后传召。免得馆陶公主突然想要见他,若久久不至,依着她那暴躁骄纵的脾性,必得闹个天翻地覆。

  孕妇最是招惹不起,回想起自家媳妇怀着陈须和阿娇时那等喜怒无常的做派,陈午便是头皮发麻,两腿打颤。

  宫外的堂邑候陈午固然脊背冒汗,宫内的汉帝刘启亦是急得来回踱步,额角布满汗珠子,却也顾不得擦。

  内殿中,皇后王娡已被女官送入产阁之内,叫喊了半晌,依旧没诞下婴儿。

  刘启身为男子,又是天子之尊,自不能靠近产阁,唯有在外殿等候。

  王娡此番乃是早产,胎儿的月份比馆陶公主刘嫖晚了半月,却提早临盆。倒非安胎不慎,反是药膳吃太多,腹中胎儿长得太快。

  数位随侍的女医官尽数诊过,皆言胎儿过大,若再不用药催产,待得胎儿足月,只怕生不下来。

  刘启和王娡对这些女医官是信服的,只因她们皆出自太子詹事府,近年又曾为诸多宗室贵妇乃至嫔妃护产,乃是大汉现下最好的妇医。

  女医官们开了催生方子,又和御医们细细论症验方,确认对产妇和胎儿皆无损害后,方才呈报汉帝刘启。

  刘启自得知王娡恐会难产后,便是寝食不安,见得医官们验过方子,毫不犹豫的大手一挥:“速速去煎药!”

  王娡喝过催产汤药,不久肚子便有了动静,被送入了内殿早已备好的产阁。

  从王娡首次高声呼痛,到此时已足足半个多时辰,还是没诞下婴儿,闻得妻子的叫喊声愈发无力,刘启愈发焦躁。

  他并非初为人父,自是晓得女子生产时若无力为继会发生甚么可怕之事。

  刘启的脸色渐渐阴沉起来,瞧得一旁的阳信公主,南宫公主和堂邑翁主阿娇皆是垂首不语,唯恐触了霉头。

  阳信公主和南宫公主皆是王娡的亲闺女,阿母产子,她们自是要来的。阿娇本是来甘泉宫陪自个阿母馆陶公主待产,今日王娡临盆,她作为侄女和未来的儿媳妇,于情于理自然也要前来守候。

  就在殿内气氛分外凝重之时,殿外突是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刘启停驻脚步,面露恼怒之色,抬眸循声望去,见得来人是太子刘彻,方才面色稍霁,却依旧呵斥道:“不好生在未央宫待着,处理好朝政,来此处作甚?”

  “父皇,母后如何了?”

  刘彻却顾不得其它,急声问道。

  他是入了甘泉宫,才得知自家老娘今日临盆的消息,尤是听过刘启贴身内侍的讲述,晓得王娡因胎儿过大,需用药催产,他对皇帝老爹竟未预先通知他的作法极为不满。

  虽说他是穿越众,但如今产阁内的女人毕竟生养了他十余年啊。无论如何,这份血脉亲情和她给予他的母爱,都是做不得假的。

  大汉以孝为治国之本,刘启见得儿子这般焦急,也不怪他无状,沉声道:“已生了半个时辰……”

  刘启虽是欲言又止,刘彻却已了然。

  他上辈子虽不是妇产科大夫,但毕竟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王娡怀孕后他还特意从脑海书库中翻出高龄产妇安胎养胎乃至生产的诸多书籍,编译成册,让女医官们仔细研读。

  此时闻得王娡略显虚弱的呼痛声,他端是急了,冲内殿大喝道:“给母后喂参汤,用最好的人参,母后若有个闪失,孤王将你等尽皆夷族!”

  殿内的三位贵女可从未见过刘彻这般狠戾的模样,尤是近来几乎每日都到太子府读书的阿娇,端是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残暴面目吓懵了。

  刘启却是深悉他的脾性,显是并不意外。

  其实父子二人皆是外表宽仁,内里阴狠的性子,故而刘启才觉得刘彻“深肖朕”,足以继承大汉社稷。

  不过刘启毕竟经历过多次这等场面,忙是摆了摆手:“既是来了,便老实在旁候着,别添乱。”

  刘彻也知心急无用,缓缓平复呼吸,这才想起此番来甘泉宫的目的,忙是从怀中掏出一份帛书,呈给刘启,特意叮嘱道:“父皇,且先稳住心神,再看!”

  刘启浑身微颤,显是想到了甚么,并未立即接过,而是颤声问道:“河西走廊?”

  他近来虽呆在甘泉宫陪皇后待产,但并非耳目昏聩,全然不管国政。

  尤是应对匈奴右贤王进犯武威之事,刘彻早在向他请旨发兵时,细细讲解过大战方略及诸多谋划。开战后,刘彻更是不时遣人前来呈报最新战况。

  李广率细柳精骑攻陷右部王庭之事,他也已知晓,亦知此战是克竟全功,抑或功败垂成,全在河西走廊的决战是胜是败。

  刘彻晓得皇帝老爹的心思,无非是太期待又怕受伤害,笑着颌首道:“是。”

  “胜了?”

  刘启虽从儿子的笑脸中已瞧出答案,但仍是大声追问,语调颇高,险些岔了气。

  刘彻扬眉道:“大胜!完胜!”

  刘启忙是伸手抢过帛书,亟不可待的摊开一瞧,唯有简简单单一行字。

  斩右贤王,五万匈奴骑射,俘万余,余者尽诛,大捷!

  啊~~

  刘启手拽帛书,仰头长啸,全然不似气血亏虚的久病之人。

  哇哇哇~~

  刘启长啸未歇,内殿却是传来婴儿嘹亮的哭声,似是为之应和。

  “生了!”

  殿内众人皆是面露喜色,望向内殿,刘启亦是面色潮红,也不知是因汉军大捷还是子嗣诞生,抑或两者皆有。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皇后诞下位公主,母女平安。”

  此时已有女医官出了内殿,趋步前来道喜。

  “好,好,好!”

  刘启哈哈大笑,豪气道:“赏,皆是重重有赏!”

  女医官躬身道谢:“谢陛下!”

  刘启忙是催促道:“快将小公主抱出来,让朕好生瞧瞧。”

  “诺!只是小公主尚需净身,还请陛下稍候片刻。”

  女医官忙应诺,见皇帝摆了摆手,她忙是趋步退回内殿。

  她心里清楚,若惹了皇帝不耐,先前提及的重赏指不准会化作架在脖子上的屠刀。

  又过得片刻,三位女医官同时步出内殿,为首之人抱着襁褓。

  刘启见她们还要行礼,不耐的摆摆手,行至近前,也不敢伸手去抱襁褓,唯恐粗手粗脚,将小女儿弄疼了。

  他用手指轻轻戳了戳襁褓中那皮肤红彤彤,皱巴巴,却又胖乎乎的女婴。

  女婴的眼睛尚未睁开,却撅起小嘴,噗的吐出个泡泡,像只小胖鱼儿。

  “哈哈!”

  刘启咧着嘴笑,却不敢发出太大声响。

  自王皃姁诞下十四皇子刘舜后,数年来再未见嫔妃有孕,固然是因刘启偏宠王娡和王皃姁姊妹二人,亦因刘启着实顽疾缠身,端是有心无力了。

  如今老来得女,他自是欣喜若狂。

  他移开身子,好让刘彻和阳信她们能凑近看看这小公主。

  “赣褚。”

  刘启对候在殿外的贴身内侍唤道。

  “奴臣在。”

  赣褚忙是趋步入殿,他和掌印太监孙全般,乃是服侍刘启多年的老内侍。

  近来孙全要留在长安城,好在早朝上为太子刘彻偶尔镇镇场子,明摆着是皇帝的眼线,看谁敢跳出来蹦跶。

  刘启缓缓道:“传朕旨意,皇后诞下嫡幼女,朕心甚悦,赐小公主封号泰安,取国泰民安之意。”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皆是愣怔。

  大汉公主的封号多是用其受封可收取赋税的私邑,即所谓的汤沐邑。

  譬如馆陶公主的汤沐邑为燕地的馆陶县,阳信公主的汤沐邑为齐地的阳信县,南宫公主的汤沐邑为燕地的南宫县。

  汉帝刘启给小公主封号泰安,那汤沐邑如何封?

  刘彻不得不庆幸,后世的泰安城还未出现,毕竟那地界如今可在博县境内,博县乃是济北国的国都所在,若真将博县封给小公主,济北王刘勃怕不会以为皇帝想要他的老命,指不定立马入朝请罪了。

  赣褚亦是想到此处,提醒道:“陛下,那泰安公主的汤沐邑……”

  刘启沉吟片刻,便是道:“便在长安县划出三千户,为其汤沐邑。”

  南宫公主闻言,柳眉都竖了起来,拽住刘启的袍袖,娇嗔道:“父皇,你这心都偏到九霄之上了!”

  刘启讶道:“朕怎的偏心啦?”

  南宫公主撅着嘴:“我那南宫县拢共才两千余户,幺妹怎的封了三千户?”

  刘启故作无知道:“不过多了些许人丁,这有甚?”

  “哪里只是多些人丁,我那南宫县可是在燕地那穷乡僻壤,幺妹的汤沐邑是在长安县,这能比么?”

  南宫公主登时杏目圆瞪,心道父皇你能否别睁着眼睛说瞎话。

  长安县可就在长安城外啊,近年来长安城的各式作坊不断增加,商业也愈发蓬勃,京畿附近的百姓皆是都富得流油。整个南宫县收上来的赋税,能顶长安县千户人家就不错啦。

  还封三千户,父皇你这是要疯啊?

  刘启剑眉微扬,轻笑道:“莫不是要朕跟你仔细算算,你自出宫建府后,从你母后的椒房殿扒拉了多少价值连城的珍宝?”

  南宫公主的小心脏猛地微颤,眼珠子滴溜一转,竟瞬间换了张傻白甜的笑脸,不住谄媚讨好道:“儿臣适才是跟父皇打趣说笑呢,区区三千户,着实委屈了幺妹,再多封些,再多封些……”

  “嗯,朕也知你最爱说笑。”

  刘启抬手抚着她的小脑袋,端是父慈女孝,其乐融融。

  殿内诸人皆是瞧得目瞪口呆,唯有刘彻摇头叹息,咱老刘家的人,咋就那么痞,能要点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