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科幻灵异 > 大汉从种田开始 > 第三百二十六章 说书人!
  此侏儒乃是一个俳优,极为擅长滑稽戏表演,不但说唱俱佳,而且还敲的一手好扁鼓更难得的是此人还非常善于引导观众的情绪。

  往往一个极为简单的动作,便能引得众人忍俊不禁,在加之其长相独特,动作诙谐,语气夸张很是为在场的众人们,带来了不少欢乐!

  在其表演期间,场中的观众们,也随着他的精彩演绎,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畅快的大笑声场面欢快极了!

  不过嘛,欢乐的时光总是非常短暂的,而侏儒的表演也有尽时十几分钟后,在众人恋恋不舍的目光中,侏儒结束了他的精彩表演,缓缓退出高台。

  当宾客们还在回味着,适才俳优的精彩表演时,高台上忽然有两人抬着一个奇怪的木架子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个木架子看起来非常古怪,足有三四尺高,猛一看有点像大家日常所用的案几,但又高出许多,而且更奇怪的是,这个“案几”还有四条腿不错,这就是一张桌子!

  正在众人满心疑惑,不明所以之时,高台之后,忽然转出一个身穿曲裾直裙的男子。

  此人普一出现,便笑容满面的向众人抱拳道:“诸位,且容在下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姓赵,人称赵伶人,添为乐舞百戏团的首领之人接下来,便由我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数百年之前的故事!”

  “啪!”

  赵伶人一拍惊堂木,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中,缓缓开口道:“话说,春秋列国之时,诸侯争霸,彼时,中原之地,晋国为当世霸主晋出公二十二年,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极为重大的事情,晋国大夫赵,韩,魏三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大败智氏,智伯兵败身亡,后三家分其地,为韩,赵,魏三国此事史官称之为“三家分晋”!

  而我们故事的主人翁,乃是晋伯的一位大夫,名为豫让!

  豫让者,故晋人也,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把头做成了酒器)。

  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

  赵伶人讲述的,乃是豫让刺赵襄子的故事!

  豫让本为智伯之臣,智伯对他有知遇之恩。在智伯死后,为了给主公智伯报仇,豫让不惜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赵襄子怜惜豫让的气节以及忠义,不忍杀之,多次饶恕了豫让。

  在多次复仇失败之后,豫让自知报仇无望,又感念赵襄子多次宽恕之情,于是便在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拔剑自刎如此既全了对智伯的忠义之心,又还了赵襄子的不杀之恩!

  并为后世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的历史典故!

  而张然之所以安排赵怜人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主要是想把后世说书这个行业搬到汉代,并以此来吸引顾客,为酒楼招揽生意!

  考虑到此时,尚出在汉时,后世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或者三侠五义之类的故事,都还尚未发生而且因为这些故事中,大都会涉及许多历史元素,所以,大都不适用于当下这个时代,也很难兴起大家的共鸣!

  比如说,三国演义讲的是东汉末年的故事要是被人知道,大汉就要亡了,恐怕张然立即就要被刘彻抓去问罪砍头虽然张然也可以将其改头换面,但缺少了浓重的历史厚度,三国还是三国吗?

  至于水浒传或者三侠五义什么的,背景大都是宋朝然而,“大怂”到底是什么鸟样大家都知道,如果将这个时期,中原王朝被辽,金,西夏,蒙古吊打的故事,将给大汉的百姓们听张然很担心他们会掀桌子!

  因此,综合考虑之后,张然便选取,豫让刺赵襄子这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来作为开场白,试试水!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豫让的故事呢?那因为豫让的故事,实在太具有代表性了!

  而且,因为文化传承影响的缘故,许多国人都喜欢听“复仇者”的故事尤其是孤独侠义的悲情复仇者,更是非常容易让人产生同理心以及共鸣之情。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后世的国人们,在听说隔壁某国,那位文姓总统与其好友的“愿为江水,与君重逢”的故事之时,便忍不住因而心生感慨并为两者之间的故事深深打动了!

  而相比于后世而言,大汉盛行游侠,

  同时游侠之风也大显于世,再加上公羊学派鼓吹“大复仇主义”思想因而彼时“复仇”思想浓厚,复仇者的故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广为传唱!

  古往今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道出了多少仁人志士们的心声与向往,而“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又完美诠释了,多少古之君子们的理想与气节呀!

  因此,张然很想看看,在众人得知,当豫让抱定了必死决心,以自身生命为代价发出最后的呐喊之时,介时的情景,又该何等震撼人心?

  随着豫让复仇的故事,在赵怜人的口中娓娓道在场的观众们的情绪也忍不住为之跌宕起伏!

  彼时,当赵伶人说到赵襄子又一次抓到了豫让,并向豫让问道:“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智伯早就死了,你为什么还要执意为他报仇呢?)

  而豫让回答说:“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的时候!

  在场的众人无不为豫让的气节而感到动容!

  更有人忍不住,击节而赞道:“好一个必国士报之!豫让真乃大丈夫是也!”

  话音刚落,又一人拍案而起,大声赞叹:“吾尝闻,君子杀身以成名,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豫让此举,实乃古之君子者也!”

  在一片叫好声中,赵伶人饱含感情的,继续讲述道:“赵襄子闻听豫让之言,亦喟然叹息而泣声道:“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唉,豫子啊豫子!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的次数,也已经够多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这次我是不会再放过你了!)

  于是,赵襄子派兵围住了豫让”

  “唉这赵襄子倒是个贤明之人可惜豫让如此忠臣,岂肯事二主?徒之奈何,徒之奈何呀!”

  听闻连赵襄子这个大敌都为豫让的忠义之心而感到动容,因此悲泣时,在场众人不免心有戚戚!

  而当众人听到豫让深陷重围,而赵襄子又不愿意再放过豫让了,大家的心也随之紧紧揪在了一起连呼吸都不由放慢了节奏!

  大家都很想知道,豫让面对这必死之局,又该如何抉择?

  而在吊足了众人的胃口之后,赵伶人这才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缓缓言道:“面对重重围困,豫让心知难逃此劫,因而悲叹道:“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曰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z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

  赵襄子听闻此言,大为动容,乃使人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高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拔剑自刎”

  赵伶人话音刚落,现场瞬间便响起阵阵惊呼声:

  “啊??”

  “什么?豫让竟拔剑自刎了?”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呀?”

  “唉!士为知己者死!”赵伶人说道这里,也忍不住仰天长叹道:“豫让之决绝,实在让人措不及防,更忍不住扼腕叹息呀!

  据说,豫让身死的那一天,整个赵国的侠士,都为他悲泣!”

  在场众人听闻此言,不禁一阵默然一时间,大堂内只剩下“咕咚”“咕咚”的饮酒声,以及此起彼伏的低叹声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人群中忽然有人长身而起,一口饮尽酒盏中的蒸酒,感慨道:“智伯得豫让,虽死,亦足以慰平生!”

  话音刚落,又有人接口道:“唉!智伯虽非明主,但却以国士而待豫让如此知遇之恩,于豫让而言,又岂能等闲而视之?

  以我愚见,豫让此举虽非智者虑,但其忠义之心,却也足以让人心生敬佩!”

  随后,又有人感叹道:“尝闻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初时不明其理,今日听闻豫让之事,不禁恍然

  士为知己者死!正是因为这样的理念,才驱使着燕赵之地的豪杰们,不畏生死,前赴后继吧!”

  【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