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说着唯唯,邀请林绍闻到了衙门休息,当天晚宴之后,陈秋石对着林绍闻说;“小冢宰,我觉得这知县也有问题。”
林绍闻让陈秋石说下去,陈秋石说这个富商就算经商的话,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想必是知县有所协助,这才有这么点钱,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知县虽然没有那么都来路,但是要搜刮起来,十万两还是很容易的。
陈秋石从这一次赈灾上面来说,这一次一天成本大概就一两银子不到,这等到朝廷银子拨下来,他们要贪了十分之九甚至更多,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林绍闻说自己也怀疑这知县也参与到其中,但是林绍闻想起了大司空的话,这个知县就算有问题,自己也不好多为难,免得到时候知县难逃一死的时候,想办法暗中加害自己。
陈秋石说这倒也是,狗急跳墙,这些知县也不是什么好人,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第二天,林绍闻亲自监督赈灾,看着四周灾民感动的眼神,心中也是一暖,他告诉陈秋石,若是朝廷没有这些贪官污吏,压榨民力,这四民能够各安本分,那么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民变了。
陈秋石点点头,说历代盛世,都是需要吏治清明,这当地方官的,不需要多门有才干,只要不搜刮民脂民膏,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救济灾民就可以了。
林绍闻在这里待了两天,叮嘱了知县,自己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若是回来的时候,这赈灾的银子又出了问题,那么就别管他了,
知县说自己一定会亲力亲为,亲自监督,绝不会在赈灾上面弄虚作假。
林绍闻离开这里,前去下一个县,这林绍闻到城门的时候,就有厢军士官来请安,林绍闻到了赈灾的地点,发现这里不是煮好了粥,而是有财米油盐酱醋这些东西,每个人拿着谱牒上前去领取,然后这里有人记账,一式两份。
林绍闻看了之后,询问主事的,这是谁的法子,主事自然是说是他们县老爷的,林绍闻询问了灾民,得知这里借的都要还,自然也有利息了,不过利息很低,一石米,三年之内还的话,也就是加收一斗而已。
其他也是如此,对于灾民来说,这能借总比没有借好,而且三年之内还,只要接下来三年之中风调雨顺,他们就可以完全还清。
林绍闻听了之后,点点头,这时候知县也来拜访林绍闻了,知县见到林绍闻的时候,还有一些惶恐,林绍闻行礼之后,知县告罪,说朝廷赈灾,本来是为了利民,但是自己却有息,真是有愧朝廷仁厚之恩。
林绍闻说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不知道知县怎么想到的,知县有一些惭愧,他没有说话。
陈秋石知道知县为什么不说话,这是青苗法的一个变种,只要读过书的都知道,但是林绍闻很明显不知道,知县要是说出来,岂不是让林绍闻丢脸了,于是陈秋石在林绍闻耳边说了一番。
林绍闻点点头,陈秋石询问知县,这河左四府,不是应该实行林泉的义仓法吗?怎么会一次受灾就没有粮米了。
知县尴尬,告诉陈秋石,这朝廷有这好心,但是河左四府凭借土地肥沃,最开始还行了,后来争端一起,就慢慢废除了。毕竟这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别说一族之人了。
陈秋石叹息一声,询问为什么这一次受灾,灾民就要乞讨了,难道没有存粮吗?
知县说这水灾一来,那是什么都不留,很多人房屋都不存了,更别说米粮了,真可谓是多年积蓄,一朝尽丧。
这存粮遇到旱灾还没事,遇到水灾,那真是没有办法。
知县说道这里,说这一次主要是冬官府典壅上士要负全责,没有在去年冬天清理河道,导致了这一次玄河泛滥。
陈秋石询问这件事为什么没有人禀告,知县说这河道已经很多年没有清理,毕竟如今大家都忙着修路,没有那么多人力,大家都以为不会有事,没有想到今年大雨,导致了水灾。
林绍闻听闻之后,询问知县,是否有什么良策,知县的意见基本就是堵不如疏,加高岸堤这种法子。
林绍闻也没有多问了,林绍闻在这里待了一天,就前去其他县,这些县都接到消息了,也认真赈灾起来,林绍闻也没有好职责了,勉励他们。
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林绍闻到了丰城,丰城已经很少见到灾民了,毕竟这里是东南首府,天下第三繁华的都市。
林绍闻没有多感概,到知府衙门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冬官府的典壅上士。
这位是南都唯一有实权的官员,京城那里的那位,主要管理帝江,而玄河就归他所管。
就算他的上司司水中大夫,也没有他有权。
不过如今这位典壅上士脸色十分难看,可以说是面色苍白,没有半点血色,如今玄河泛滥,是他失职,朝廷追究起来,他是绝对跑不了。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努力挽救,给这件事有一个好结局,然后可以保住自己一条命。
如今他来这里,就是希望丰城知府能够调动一些人手,协助他处理这一场水宰。
见到林绍闻到来,典壅上士认为是朝廷派林绍闻捉拿自己的,于是连忙行礼,希望林绍闻能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能够处理好这一件事,在将自己免职。
林绍闻说自己这一次主要看赈灾的,关于捉拿典壅上士的事情,自己还没有得到消息,而且真的要处置,也是秋官府的人前来,而不是自己前来。
林绍闻说完,典壅上士这才松了一口气,林绍闻见他们有正事要讨论,于是就主动告辞。
而知府却留着林绍闻,希望林绍闻能够一起出谋划策,解决这一次水灾。
林绍闻只好坐下,接下来典壅上士冲破堤坝的地方,他已经找人修补好了,如今剩下就是将那些洪水给倒入河道之中。
河左四府都是平地居多,有些地方比较低洼,这洪水退去之后,也成了一个小湖泊,要解决的话,只能挖一条水渠,将这些水给导出来,林绍闻见典壅上士有对策,也就没有说什么了。
典壅上士告诉林绍闻,他现在为难的是,这已经快到夏季了,错过了农活季节了,这一年受灾的地方,就没有收成,这应该怎么办,虽然这一件事应该是地官府的事情,但是祸是他惹出来,他也要想办法解决。
林绍闻也为难了,这要赈灾,那么就要救上一年了,这样朝廷可担负不起。林绍闻说自己也不知道,他想说借粮给民,但是这借粮借多了,这些人未必能还的上来,而且这也没有粮食可以借。
林绍闻不知道办法,只能闭嘴,这知府知道典壅上士的想法,但是他可不愿意,这件事可不是小事。
这件事磨蹭到晚上,都没有一个结果,知府让他们先用晚饭,这用膳的时候,典壅上士看着满桌子的菜肴,无从下筷,知府询问典壅上士,是不是饭菜不可口。
“非也,只是本官想到这灾民没有粮食可以为生,不由心中悲伤,难以下咽,还请见谅。”
知府听他这么一说,也只能放下碗筷,告诉下人,今后要节衣缩食,这节省下来的钱,用来赈济灾民。
林绍闻见他们表态了,也只能放下碗筷,不在用膳了。
第二天,林绍闻就亲去神目山,见梁法尧了。
到了书院,梁法尧正在上课,林绍闻就在一旁等着,这书院倒是优雅,是用竹子建的,显得十分幽静。
等到中午,梁法尧见到林绍闻,对着林绍闻行礼。
这是梁法尧好林绍闻第一次见面,梁法尧见到林绍闻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他教书这么多年,知道读书人身上有一股儒雅之气,而林绍闻身上只有一种华贵之气,虽然样貌有几分林泉的容貌,但气质上真是云泥之别。
不过毕竟是自己恩师的大儿子,梁法尧心中不喜,也还是客客气气和林绍闻见面行礼。
这寒暄了一阵子,梁法尧就知道林绍闻的根底了,婉言告诉林绍闻,希望林绍闻能够多读书,免得丢了林泉的脸。
林绍闻自然答应了,顺便也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听到周水田这个名字,梁法尧倒是一笑,让李昌吉和周水田出来,双方见面之后,周水田以下午要上课为理由,先离开了。
林绍闻说了久仰之后,李周二人说着不敢,接下来林绍闻也说了自己邀请之意,周水田谢绝了。
而李昌吉倒是有了兴趣,不过他不愿意走察觉,他想要走科举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对此李昌吉也对着林绍闻开始谈论起来,关于这一次治水的事情,李昌吉言语之中对于现在治理玄河的方法十分不满,他说这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已。
林绍闻询问李昌吉有什么好的意见,自己也好告诉典壅上士。【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