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林大人问道。
;请他们喝酒?沈锦试探着说道。
杏林春什么的,一听就是一款好酒的名字!
常临邑眼角抽了抽,不过他一向以来都是一张没什么表情的脸,林大人和沈锦都没能从中看出什么与往日不同之处。
;书中曾有记载,董大夫,为人治病不取钱财,使人栽种杏树,如此数年,郁然成林。常临邑解释道。
沈锦立刻举手:;这个我听过!
;所以我们或许可以效仿杏林之春。
;可是,这董大夫是几百年前的人物,咱们似乎没办法把他拉过来呀。林大人说了个冷笑话,看两个人都瞪过来,便举手投降,笑着说道:;可问题是治好了病人,让他去种个杏树容易,可咱们又不是董大夫,没这治病的本事啊。
千百年来名医倒是见了不少,像董大夫这种高尚品格的确实少见。
;这个就需要大人您帮忙宣传了。沈锦脸上笑眯眯的看着林大人。
品格高尚的大夫可不算少,之所以少见,恐怕还是宣传不够到位。
而且沈锦还提出以一带一制度,;咱们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医学体系。我们和林大人一块,去说动几个名医过来,就算是花点钱,或者付出点什么也可以。有大名医坐镇,就能够吸引其他几个小大夫,过来帮忙轮流坐诊。毕竟他们也希望能够有所学吧?如此一来就可以招收其他学徒,也减轻了他们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培养学徒。
沈锦还想着要把自己购买来的医书全部捐献出去。
这时候没有专门的医学院,只有京城开办了,但是那里路途遥远,不能惠及八方。
林大人十分看好沈锦的提议,兴致冲冲的就想带着常临邑,去空手套白狼。
又想着自己和常临邑加在一块儿的口舌也比不住沈锦一人灵俐,死活要拉上她一块。
此事也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贫苦百姓,救助更多人的性命,虽然可能会劳累一些,但是沈锦也没有拒绝。
在沿途路上,沈锦按照马车夫所言,留心观察发现果然有许多老弱病残,几乎是拖着残躯在世间苟延残喘。抱着破碗乞讨的老人,烂着双腿,脓水又臭又腥。脸色苍白枯瘦如柴的小孩,呼吸沉重,明显与常人不同,看着便是摇摇欲坠。
她知道,这还只是自己街边所见,在更加角落的地方,一定会有更多贫穷的根本生不起病的人。
到了医馆,沈锦费尽口舌劝说,希望他们能够抽出时间到官医坊坐诊,给更多的穷人看病。
有些脾气好的人拒绝道:;我这每十天才有一日沐休,家里夫人儿子都是抱怨不已,若是再拿出这功夫去做义诊,恐怕家宅不宁,要被我家老妻骂死了。
有些脾气不好的直接冷笑,;你们嘴上倒是说的好听,义诊又不收钱。我若是有这功夫,何必不自己在医馆里坐着,要亏那个功夫和钱?
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义诊虽然不亏本,但也的确不赚钱。
不少人拒绝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肯做公益的人终归是在少数,大多数人不管何种职业,庸庸碌碌,也都是为了口吃食。
不过在几乎跑遍全城之后,沈锦还是请动了几位名医,他们年纪大了,反而越发看重这种名誉之事,既有功夫又有闲。
在林大人承诺,年初之时,必须要在全城百姓面前,对他们大加赞赏之后,加入的人又多了几个。
借着这几位名医的名声,沈锦又顺利的请了十几个青年大夫愿意加入,他们与其说是愿意加入,不如说是想要跟着这几位名医学习。
沈锦和林大人都拿不出钱来,但是有这么多人肯帮忙,也不好完全叫人家吃亏。沈锦便想到了做买卖时除了打广告,做宣传以外的另一方式,那就是拉赞助。
官医坊摆明了是赚不到钱的公益事业,想从别人口袋里掏钱可不容易,但是,如果不要钱要点别的呢。
沈锦继续打着林大人的名义,借着自己与春风楼的私人关系,要到了春风楼的食堂赞助。
也就是说,官医坊不仅每日共给午食,而且还是交给春风楼来承包,每天都有秘制烤鸡。
大夫们收入不低,不至于连春风楼都吃不起,但却能从中感受到林大人他们做事的决心,不免赞誉有加。
为了能够宣传官医坊的名声,让更多贫苦百姓知道,他们以后生病不用再拖着等死。而是可以到官医坊请大夫看病,然后以极低的价格抓药。
按照林大人本人的想法,他的确是想要以免费的药物赠送。但是被沈锦拒绝,根据她多年看鸡汤的经验来说,免费的东西是不会被人珍惜的。
贪便宜固然是穷人的特性,但是如果是完全免费,反而会令人觉得不值。
或许还会惹来祸端。
林大人虽然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白眼狼,不知恩情。但是无奈官药坊的药是由沈锦供给的,她要收钱,林大人也就只能认了。
毕竟谁让他拿不出钱来呢。
官药坊刚出来的时候的确有不少人都是处于观望状态,不过对于那些真正穷到一穷二白病的快死的人来说,哪怕沈锦他们卖的是毒药,也能给他们一个痛快。
他们无所畏惧的进入官药坊,结果看见了当真是大医坊的老大夫坐诊,大为吃惊之后,便老老实实的出了自己的症状。拎着只花了两个铜板的药,心里头对林大人和沈锦,那都是极为感激。
官药坊的人按照之前的约定,对沈锦进行了一番宣传,告诉所有人,这些药材都是由沈锦便宜提供。要不然他们绝对没有办法按照这么低廉的价格买到上好的药材,所以希望他们不要轻易浪费。
药材那么贵重的东西,哪有人敢轻易浪费?
尤其是这些穷到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听说沈锦如此大恩大德,自然是感激涕零。
尤其是在吃药吃好了毛病之后,更是在百姓口中广为流传,他们虽然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沈锦,却巴不得把沈锦直接捧上天去。流言愈演愈烈,不少人甚至直接夸赞沈锦就是仙女转世,给他们送来仙药。
要不然,别的地方卖出高价的药,怎么也没有沈锦提供的药材效果好?
这是稍微有些钱的人家验证的,他们虽然在官药坊开了药,但是因为价格过于低廉,多少有几分担心。还特地拿着药方子,去别处开了同样的药,结果发现高价买来的药还不如官药坊便宜的药材效果好。
于是口耳相传,沈锦的名气越传越大,就连隔壁县的人都有听过沈锦的大名,觉得她是天上药神的女儿,特地下凡拯救百姓。
林大人更是顺水推舟,派人敲锣打鼓送来一块横匾,上书:;杏林仙姑。【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