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修真小说 > 我在聊斋养妖怪 > 第141章 妙趣横生的酒筹
  回到荆州府,易鹏把巫女阿国介绍给了两个女鬼孙二姑娘和李娇,随后,他又安排李氏,准备开始收拾行李,差不多过几天,他们就要启程去武昌府,参加今年的乡试了。

  如果乡试过来,明年正好可以参加春闱,也就是三年一度的会试,到时候,他才算是鲤鱼跃龙门,一跃之下,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学子,进士。

  至于乡试这一关能不能过,只能等到了武昌府之后,在慢慢访友,弄一点小道消息了。

  孙二姑娘来荆州府,是来寻找父母的,但是这么长时间,她的父母仿佛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竟然就连严府台出动官府的力量,都无法寻找到,也不知道搬到哪里住去了。

  孙二姑娘虽然思念父母心切,但是也知道易鹏已经尽力了。

  此时官府已经把告示贴满了荆州府下各个州县,如果有消息,肯定能第一时间通知他们。

  无奈之下,孙二姑娘也只能耐心等待了。

  这一日,易鹏来到严府,准备辞别府台大人,远行武昌府,为即将到来的乡试做准备。

  刚进入严府,易鹏便看见不少学子正在严府台的书房谈笑,严府台见易鹏进来,立即笑着对他招了招手,然后指着他,对着四周的学子们介绍道:“这位算是我的门生,今次的夷陵县案首,马上,他也要去武昌府参加乡试了,大家都是荆州府的学子,理应该相互多照应才是。”

  然后,他又对着易鹏介绍四周人道:“这些都是今次准备去武昌府参加乡试的学子,你们正好可以结伴同行。”

  原来在座的都是准备去武昌府参加乡试的秀才。

  易鹏连连拱手对着他们行了一礼,这些学子也连忙起身,拱手回礼,态度恭敬谦虚,似乎很好相处的样子。

  与人相处,最重要的便是懂礼节,眼前这些学子脾气都不错,顿时给了他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简单一番交谈之后,严府台还有事情要处理,便辞别了众人,去衙门里处理公务去了。

  当然,他究竟是去了衙门,准备处理公务,还是进了自家的内院,逍遥快活去了,这就不得而知了。

  严府台走后,屋子里的这帮年轻学子顿时活跃了起来,其中一个尤为热情,有些话痨,一个人在那里说话,犹如瓶中之水一泻而出,咕咕唧唧的,有些聒噪。

  不过,也正是有他活跃气氛,使得整个氛围很是活跃,大家相互攀谈着,少了许多的尴尬。

  这时,这个话痨便起身提议道:“大家一见如故,不如一同去酒楼里喝两杯,续续情谊?”

  这时易鹏才看清楚这话痨的面容,他长得一张白脸,两撇黑须,戴了一顶天蓝色的帽子,帽子上还镶嵌着一块碧绿色,犹如翡翠一般的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也看不出是真是假。

  话痨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直同意,于是众人便一起辞别了严府台,去了附近最大的酒楼,摆开了一桌还算丰盛的宴席。

  为什么说还算丰盛呢?

  因为,易鹏腰缠万贯的原因,他们府上的伙食好到了极点,恐怕皇宫大内都有所不及,李氏就常常暗自咋舌,惊叹易鹏的富裕。

  说话之间,酒过三巡,这时那话痨便找个乐子,说道:“这样干喝酒,也没有什么趣味,不如大家来划酒拳?”

  男人之间吃喝,如果没有美女相伴的话,一般会找一些乐子玩耍,而划酒拳便是其中一种。

  不过,一个面容英俊的学子摇头道:“划酒拳没有什么意思,又伤和气,我最近得了一副酒筹,是一个朋友新做好,送给我的,上面都是一些四书五经的句子,随意掣出一根来,看上面写着什么句子,该谁吃就是谁吃,岂不是更有趣?”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是酒筹?

  酒筹又名酒算、酒枚,古代中国筵席上饮酒一轮谓之一巡,用筹子记巡数,称之酒筹。后来,读书人为助酒兴,想出许多赌酒方法,如作诗、对联、猜谜等等。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越王竹》:“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馀,南海有之。南人爱其青色,用为酒筹云。”

  可别小看古代人的娱乐精神。

  人,都是爱玩儿的,相比起现代社会,充斥着的各种娱乐活动,古代人其实也有许多有趣的娱乐活动,不只是晚上的造人行动。

  其中,酒桌文化就在读书人之中盛行。

  酒桌文化,又被称为“酒令”,是酒与游戏的结合物。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投壶游戏,秦汉之间的“即席唱和”等都是一种酒令。但是游戏的发展成了一种带有强制性与结束性的游戏后,就成了既轻松又严肃的—种文化现象了。西汉时吕后曾大宴群臣,命刘章为监酒令、刘章请监军令行酒令,席间,吕氏族人有逃席者,被刘章挥剑斩首,为喝酒游戏而戏掉了脑袋这也许就是戏中之戏了。此即为“酒令如军令”的由来。唐宋是中国古代最会玩的朝代,酒令当然也丰富多彩。白居易便有“筹插红螺碗,觥飞白玉卮”之咏。酒令在明朝更步上层楼,发展到了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此时的读书人们,将酒令分为四类:占令、雅令,通令、筹令、筹令是酒令中的重头戏。

  筹令,顾名思义,行酒令必用筹子,筹子是此类酒令的显著特征。说起筹令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筹。筹本是古代的算具。古代没有计算器,一般用竹木削制成筹来进行运算、善计者可以不依赖算具求得结果,因此筹引申为筹谋、筹划。《汉书.高帝记》记刘邦对张良的评价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把军事指挥将在室内制订作战计划,即称为运筹帷幄。其中的筹,义为筹划、筹略、筹谋之义。从唐代开始,筹子在饮酒中就有了两种不同的用法:其一,仍用以记数、白居易诗“醉折花枝作酒筹”中的”酒筹”即为此类、这种意义下的筹在后代酒令游戏中仍可见到,作用是以筹计数,后再按所得的筹的数量行酒。

  另一种就比较复杂了,人不满足于筹子的原始用法,而把它变化成了一种行令的工具。筹的制法也复杂化,在用银、象牙、兽骨、竹、木等材料制成的筹子上刻写各种令约和酒约。行令时合席按顺序摇筒掣筹,再按筹中规定的令约、酒约行令饮酒。据考,唐代的《论语》酒筹是最早的—种筹令。

  筹令的包容量很大,长短不拘。大型筹令动辄有八十筹,而且令中含令,令中行令。

  这个面容俊俏的书生,所说的酒筹,指的就是这种筹令,一共有八十筹。

  听了俊俏书生的提议,众人立即应和道:“这个好,又有意思,又省事。”

  于是这俊俏书生便让底下人回去把那副筹令取了来。

  当底下人拿来时,易鹏也看清了这筹令的真实面目。

  原来,所谓的筹令,就是一个小小的象牙筒子,里面插着八十跟象牙筹。

  俊俏书生把象牙筒子递给了那个话痨,说道:“公子先请。”

  作为活跃气氛的担当,话痨当然义不容辞了,他接过象牙筒子,摇了几下,一根象牙筹从筒子里掉落了下来。

  话痨有些得意的看着众人,说道:“我看看是哪个倒霉鬼要先喝酒了。”

  说罢,他仔细一看象牙筹上写着的内容,看完之后,面色一变,大呼小叫道:“哎呀,不好不好,杨兄弟,你这是在坑害我啊,这一次不算数,不算数。”

  众人听了这话,知道他掣到了一根不好的筹令,连忙凑过去观看筹令上的内容,易鹏也好奇的凑过去一看,便见筹令上面写道:“二吾尤不足,”这一句出自《论语》,原句为: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

  在这句话的下面,还刻有一行小字,写道:“掣此签者,自饮三杯。”

  那英俊书生看了之后,大笑道:“好一个‘二吾尤不足’,自然是要吃三杯酒了。”

  二吾尤不足,在《论语》中的意思,是“现在抽十分之二的税收,我还觉得不够呢”,而在这里,指的是“喝两杯还不够,要喝三杯!”

  古代酒席上的筹令,真真生动有趣,把四书五经中的句子,用来在酒席中娱乐,既显得高雅,又有趣味,易鹏顿时觉得很有意思。

  二吾尤不足,那就喝三杯好了,哈哈。

  众人也劝那话痨道:“这幅筹令,这一句真是传神有趣,公子不可不赏三杯!”

  话痨之人无奈之下,只得连喝了三杯美酒,喝得他直皱眉头。

  喝完之后,他把象牙筒子递给了身旁一个青衫书生。

  青衫书生没有推辞,拿起象牙筒子,顺手便掣出了一根签子,他拿起签字,念道:“刑罚不中。量最浅者一大杯。”

  刑罚不中的原话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意思是刑罚执行得不适当,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而后面的小字,写的是,在场之中,酒量最小的那个,喝一大杯。

  这不就是刑罚执行得不适当嘛。

  酒筹就是这样,筹令上摘下的四书五经字句,都各有含义,解读之后,便会觉得妙趣横生。

  在场的诸位书生,谁的酒量最小呢?

  所有人全都看向了易鹏。

  为什么大家都要看着他呢?

  因为,在座的书生,都是荆州府人,相互之间经常聚会宴饮,非常熟稔,只有易鹏,是他们刚刚才结识的,因而对于他的酒量,众人还不得而知。

  一个书生问道:“易兄平日里可否饮酒?酒量如何?”

  易鹏没有隐瞒,直言道:“小生平日里会小酌几杯,但是却从不酗酒。”

  会饮酒,顿时,在座众人便不再看他了,而是看向了其中一个面容瘦弱的书生。

  青衫书生对着那瘦弱书生说道:“在场众人中,只有张兄酒量最浅,几乎是滴酒不沾,这一大杯酒,自然非张兄莫属了。”

  那瘦弱书生摇头道:“这酒筹真是太会捉弄人了。”

  说完,他皱着眉头,拿起酒杯,小小的茗了一口。

  瘦弱书生身体不太好,不适合饮酒太多,因此众人都没有勉强他,看他抿了一口,便放过了他。

  青衫书生把象牙筒子,又递给了他身旁的一个书生。

  这书生拿起筒子,摇出了一个签子,上面写着“不亦乐乎,合席一杯。”

  意思很简单,普天同庆,在座各位每人喝一杯。

  这书生看着签子,笑道:“这一根掣的好,又合了主人待客的意思。这里头还有一根签子写的是合席吃酒的句子,那句是‘举疾首蹙额’,虽然比喻的很是有趣,但是却没有这一根来的喜庆快活。”

  这书生似乎对这一套酒筹很是熟悉,竟然还能举一反三。

  说完,众人同时举杯,全都吃了一口酒,这时,又轮到那个瘦弱书生了。

  瘦弱书生不喜欢饮酒,因此在掣签子的时候,嘴里说道:“筹儿筹儿,你可不能让我掣到一根‘二吾尤不足’的签子啊!”

  他刚说完,一根签子便从筒子里掉了出来,他拿起这根签子,看了一眼,便不再言语,拿起筷子便开始吃菜。

  这一番举动,看的易鹏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书生在干什么,便问道:“签子上写的是哪一个?轮到谁吃酒了?”

  瘦弱书生看着易鹏,笑出了声,他把自己掣出的签子递到易鹏的眼前,易鹏一看之下,便看见签子上写着“子归而求之,问者即饮。”

  “子归而求之”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人善论》,原句是“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