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二月,青州平原国,一望无际的平原之上,成群结队的士兵,批着小札甲,腰悬环首刀,肩扛长矛,排着长龙往西而去。 六万大军分为五部,前军为管亥率领的先锋部,总计八千人,当头进入了冀州清河地界。 中间则是刘备率领的两万中军,有意思的是,黄忠和赵云就在其中。 中军因为要护卫主将和幕僚集团,所以都是精锐之士,黄忠和赵云在入伍的时候表现优良,就被选入其中,一个由臧霸统领,一个在典韦麾下。 接着是关羽的左军,张飞的右军,以及牵招的后军。牵招毕竟是刘备青年好友,二人刎颈之交,自然得以信任。 实际上后军就是辎重部队,除了六万战兵以外,青州还发起了十万后勤,牵招、华歆、简雍、孙乾、氏仪、孙邵等人组成后勤统筹。 而沮授作为最信任的谋士则坐镇青州大本营,这次幕僚集团只有陈暮田丰和王朗在。 骑在马上,陈暮对王朗说道:“师兄,此番出山,若能讨伐了董贼,平定了天下,你也该出仕为官了吧。” 王朗膀大腰圆,腰间悬着宝剑,点点头:“为师君守孝已有三年,确实可以出仕了。” “师兄做了多年县令,也该升任太守,不如担任北海相?” 陈暮给王朗下了个坑。 王朗翻了个白眼道:“你这厮是要我去找那孔融碰一碰呀。” 刘备回青州之后,董卓也没有闲着,以天子的诏书四处给他下绊子,首先当然是取缔了刘备的官职,然后疯狂地往青州派官员。 济南、乐安、平原、北海、东莱、齐国六郡,董卓全都派了人过来。 其他人还好说,那孔融是当世名士,又是孔家子孙,素来口无遮拦。董卓独揽大权之后,孔融天天指着他鼻子骂,几次差点让董卓想弄死他。 后来还是李儒出了主意,让这个刺头去北海给刘备找麻烦去。于是董卓很高兴地任命孔融为北海相,让他去青州上任。 刘备虽然打着天子名义讨董,可现在又有天子诏书将他的职位给取缔了,地位似乎很尴尬。 不过乱世就是这样,刘备完全可以以这并非天子本意为借口,继续发动进攻。 如果能处理掉董卓,占据中央,刘备自己也很快就能担任三公九卿,执掌朝廷大权,将来辅佐刘辩再兴汉室也不是不能,根本不必在乎董卓将他的官职给罢去。 对于这样的未来,刘备还是充满了期待和跃跃欲试。 都到了这个地步,他也已经生起了野心。 也许。 自己真的可以当个像霍光那样的中兴汉室的权臣呢? 只要自己不篡位,治理好这天下,将来也如霍光中兴一般,成为一段佳话。 “那孔融的北海相,不过是董卓指派。董卓假借皇帝之名,胁天子以乱天下,师兄能言善辩,比之那孔融才高得多,却是不能坐视不理,让董卓得逞才是。” 陈暮笑着说道。 王朗挠挠头:“你这是让我得罪孔家呀。”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其实若那孔融好说话,让他做北海相又有何妨,就是他性格乖戾,不好相处。” 陈暮摇摇头,孔融这个人属于喜欢钻牛角尖那种,性格一意孤行,而且想一出做一出,根本不讲道理。 偏偏他的身份又比较微妙,是孔子的后代,不太好动粗。 当然。 要动粗也不是不行。 毕竟东汉孔家的地位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曹操要杀他,还不是说杀就杀了? 只是会坏老大哥的名声,是万不得已才用的办法。 王朗却轻笑道:“师弟,你让我去找孔融的麻烦,其实是个笨办法,对于他们这些名士世家,你还是了解的不够透彻。” “哦?” 陈暮来了兴趣,问道:“师兄计将安出?” 王朗笑道:“那孔融跟蔡邕关系极好,为莫逆之交。而且曾经在郑君门下听学,与郑君有师徒情谊。等孔融到青州之后,你就让郑君与蔡邕邀请他去泰山学宫就行,孔融必然欣然赴约,保证不会给青州添乱子。” “还有这等内情?” 陈暮高兴道:“多谢师兄指点。” “小事儿。” 王朗摆摆手。 其实这层关系就是看你清不清楚敌人的人际圈子。 陈暮一不是世家人,二没怎么混过名士圈,对这些东西很难有所了解。 毕竟这不是信息发达的现代,不可能去揪着人家的衣领问你跟谁是好朋友,自然也就无从得知这些内幕。 而王朗自己就是经学大师,研究学问,属于名士圈的圈内人,了解一些内情,自然可以出策。 这就是情报的好处。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西去,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穿过冀州,在魏郡与公孙瓒大军汇合,然后十万大军南下进入兖州陈留郡,在兖州与司隶的交界处,酸枣县与各路诸侯相聚。 此时,十八路诸侯大军同样也已经抵达司隶附近,袁绍、王匡屯兵河内,孔伷屯兵颍川,韩馥王芬屯兵邺县,曹操与鲍信屯兵燕县,袁术孙坚屯兵南阳,张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陶谦、张杨屯兵酸枣。 刘备抵达之后,各路诸侯纷纷互相传告,过来帮助刘备安营扎寨,大军忙活了两日,总算把营寨扎好,二十余万大军,加上数不清的辎重源源不断的运送,连绵二百余里,气势恢宏。 听说讨董联盟的发起者刘备已经赶到,袁绍王匡曹操鲍信也快速赶来,他们四人离得很近,河内到酸枣不过百里,燕县甚至就在酸枣旁边,隔了不过四五十里而已。 至于袁术和孙坚,一个是从长沙过来,一个是从豫章过来,路途实在遥远,目前二人现在都在南阳,兵合一处,正在往北面的司隶赶,还在路上。 袁绍曹操他们过来之后,现场搭起露天高台,各路诸侯纷纷就坐,刘备因为是发起者,又身份尊贵,军队最多,坐在了第一位。 历史上,很多人以为刘备并没有参加国讨董,只有在《三国演义》,这种虚构的历史当中才出现。 实际上,刘备还真参与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英雄记》两本史书当中,皆有记载:“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总共就那么一句而已,可见当时刘备地位低下,甚至连在讨董这么大的事情当中留个名字的资格都没有,十分的卑微。 正如歌词里唱的一样,那年三十,讨董大会,站着如喽啰,那时候刘备含泪发誓,各位必须看到我。 然后最终夺得了三分之一的江山。 然而如今,由于被汉孝康帝录入宗室,那就是真正的汉室贵胄,同时担任青州牧,为先帝信任的辅政大臣。 刘备的地位节节高升,今年也不过是刚刚年满三十岁,就已经位极人臣,走到了人生巅峰。 因此这一刻,刘备意气风发,与天下各路诸侯谈笑风生,所有人都要仰视他。 “诸位!” 就在此时,广陵太守张超高声说道:“请诸位静一静。” 刚才还在聊天叙旧的各路诸侯们纷纷安静下来,大家坐回原位,目光都看向他。 张超继续说道:“正所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既是讨董会盟,自然就应当有一名盟主,发号施令,才能共同进退。” “不错,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 张邈也附和道。 曹操看了眼袁绍,又看了眼刘备,心中微动,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哼!” 公孙瓒冷哼一声:“刘玄德汉室宗亲,有先帝赐爵封侯,又有天子诏书,乃是会盟的发起者,难道诸位要枉顾天子诏令吗?” 众人互相对视,刘备连连推辞道:“诸位,我德行浅薄,怎么可能担任盟主,还是另立贤良吧。” 陈暮却微微一笑道:“诸位还未看过诏书吧,大哥不如把诏书取出来众人一观?” “也好。” 刘备便取出诏书来,交给各路诸侯传阅。 其实这份诏书大家都看过,毕竟都印刷了那么多份,大家也都是接到了这份诏书才宣布过来会盟。 而这一次给众人检阅,就是要看看诏书的真伪。毕竟印刷出来的,肯定不可能有大印。 众人查看之后,上面明明白白地印了传国玉玺大印,是货真价实的诏书。 公孙瓒说道:“诸位看到了吧,诏书上写的什么?” 袁绍心里其实很想当这个盟主,可诏书上那几个字,却不得不认,只能捏着鼻子道:“诏书有言,玄德为国之元老,天子至亲,皇帝将一切都托付给玄德,以我之见,玄德确实是盟主的不二人选。” “既然如此,那还是请玄德为盟主吧。” “玄德为发起人,又是天子托付之臣,合该为盟主。” “是啊,玄德众望所归,还是莫再推辞。” 众人纷纷劝言,认为他确实可以担任。 刘备见推辞不过,也只能说道:“诸位既然托付于我,那我便暂为盟主,待平定了董贼,我将请奏天子,为诸公论功行赏。” 次日便有广陵功曹臧洪筑台摆坛,台高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 刘备被众人推举,来到坛上,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叩拜。其盟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毕,歃血。 众因其辞气慷慨,皆涕泗横流。 歃血已罢,下坛。 众簇拥刘备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齿分列坐定。 公孙瓒行酒数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刘备曰:“备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皆曰惟命是听,欣然应命。 至此,讨董联盟正式成立。又过了几日,孙坚和袁术也抵达酸枣。 刘备命孙坚为先锋,大军开拔,正式准备进攻洛阳!</p>【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
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