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地处湘江渡口,居寿春、临淄、淮阴三城要冲,扼帝城至襄平驿道关卡,乃从陆路进出青州之锁匙。自大漠、青溪、石三城易主后,大瑶国与青州的边关之城退居整三百里,易为潼关北,潼关南则紧临柒州国,故潼关为我青州关内、关外双重关防要隘,若潼关北破,则大瑶帝君一声令下,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青州帝城。
好在潼关形势险要,南有茶岭,易守难攻,百年来青州与柒州便以茶岭为界,互不干扰。
东有禁谷,延绵青州十二连城。
西有渭、濛二川会湘江抱关而下,此行便从帝城出发,走直道经帝城、姑苏、平城、房陵、上庸、汝阴、下邳七城,终至潼关西。
北近豹丕山,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有“细路险与猿猴争”之名。
潼关自三城失守后,为青州关防咽喉之地,又与大瑶战火连年,为重中之重,为御大瑶进攻,防柒州突袭,帝君下令撤都尉府衙,在潼关东南西北四处设潼关卫,东西各驻兵两千,南北各驻兵一万,玄一此时正在豹丕山上潼关卫处,此处有玄一从帝城带来的精兵五千,故潼关北共有兵士一万五千人。
而潼关内,城池南高北低,东、西、北三面城墙高五丈,而南边的城墙,最高处有十丈。整个城池周长近十二里。共建有东金陡门,西怀门,上南门、下南门、大北门、小北门共六门。
潼关内外掘有一深三十尺,纵长十尺的护城带,城北大小北门如今已关闭,只有在玄一的军队入潼关时才会开启,城门由二十余士兵齐力落下,在护城带上成坐连通关内关外的门桥,方得经过,过后即将城门拉起,方保吴无虞。
而上下南门、大小北门四门,由生铁锻造,再铸灌以玄铁,一门重千斤,需得臂力惊人的士兵二十人余,方可撼动。
从前无战事时,每年湘江春涨,便引来青州及九州他国无数人观景,游人之多,春涨之撼,乃九州之罕。
除湘江春涨,潼关城内城外、山上山下,还建有许多观庙寺堂及木石牌坊,无不雕梁画栋、构筑精美,极尽奢靡。
潼关乃重要关隘,故通行及门禁制度较之青州他城极为严格,行人若要通过潼关,必经金陡门或怀门两门。日出,城开,商贾百姓游人可出入潼关,日落,城闭,禁止通行。
甄富贵研究舆图后建议加快行程,若依我们目前赶路的速度则无法在日落前到怀门,城闭后再开,必然招致未能按时入关之商贾百姓的不满,恐生哗变。
这确实是件要紧事,若非甄富贵提醒,我亦未料到潼关闭城的时间要比其他城早上许多。故而,为防万一,我便硬着头皮前去请示帝君。
奇怪的是,自今早黄霑飞出帝君马车后,直到此时帝君都未与黄霑同乘一辆,见着空落落只有帝君一人的马车,在公孙喜殷切的目光下,踌躇再三后我终是上了马车。
帝君斜着眼看车外的风光,这一路萧条,冬寒料峭,路也不好走,我实在不知有什么好看的。
直到我将其中的利害因果都说尽,帝君都未正眼看我一眼,只在我说完后“哦”了一声,又连连冷笑数声,还问了我一句极没头脑的话:“急不可耐的要见玄一是罢?”
帝君这话说的,好似他不想尽早见驻守潼关的玄一将军一般,说来,我不过是想吃玄一做的饭想得紧,帝君则更着急见玄一将军了解军情形势才是。
我恭谨地答他:“臣,忧君上所忧。”
帝君仍旧斜着眼看窗外,回我句“好一个忧君之忧”,便让我出去了。
我将帝令传下,全队加紧脚程,终是赶在日落前到了怀门。照旧送过通关文牒,便顺利的入了城。
出我意料之外的是,潼关城内仍有不少百姓商贾,虽较之潼关以往已经清减萧瑟不少,但仍比这一路之上临近潼关的下邳要多一些人烟。
问过后才知,原这些人大多土生土长于潼关,玄一虽下令回迁,却是迁者则迁,不迁者立下生死状后可不迁。
“纵然是死,亦要魂归故土。”
这话是路上一老妪对我说的,这里的人长相粗狂,性格也颇豪放,哪怕关外战火不断,关内的他们,仍旧每日照旧做营生。
三日后就是除夕,关内的酒楼作坊大多关门闭了营生,只有路边的小摊子上卖着些红灯笼、胭脂花、剪纸窗花、元宝蜡烛、双鱼年画等物。
负责关内安防的许将军说,为防敌军偷袭,玄一晚上也宿在潼关卫,问帝君是召玄一将军回关内,还是亲自去一趟豹丕山上的潼关卫。
帝君反问我该如何,我便直言,玄一为潼关卫将领的主心骨,身负重任不宜离开,还是君上亲自去一趟的好,也可亲藉将士,鼓舞士气。
许将军说豹丕山谷深崖绝,山高路狭,白日都需时时小心,夜里更不好走路。
帝君又问我,是该今日去,还是明日去。
从关内走小北门,不过半个时辰便能到玄一所在的潼关卫,若省了晚饭,日落前便能到,便不存在走夜路一说。再者,这一路为我青州辖内,自然是安全的。是以,我便答今日去。
帝君不动声色,道:“也罢,本君也想早日见玄将军,叙一叙。”又深深看我一眼道:“叙一叙君臣情。”
许将军还想再劝,公孙喜适时的朝徐将军打一眼色,许将军便将满肚子谏言收了回去。
不过,帝君这话明显是话里有话,他想见玄一,又何谈一个也字,我们这些人中,也只有我同玄一有些交情,虽说玄一与我为故友,但我这人向来对感情一事淡漠的很,也谈不上一个想早日见玄一。
或许是帝君一时语误,我也未予纠正。
过小西门城桥时,帝君似有难言之隐,走到桥中央时对我道:“国师,不如明日再上山,连日赶路,休息一日的好。”
心里一热,虽说他有许多对不住我地方,可难得他关心我,我自然也当胆肝相照,便答道:“臣自然要陪君上一同上山。”
帝君也未说什么,停了半晌,便转过身接着过桥。
过桥后便是上山的路,帝君、公孙喜及侍卫,我,甄富贵及羽林卫,还有许将军派的数十个带路的士兵一路小心谨慎,步步提防,终是安全的到了潼关卫。【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