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听到葛丹要去九曲江大堤,点了点头说道“好啊咱们去看一眼也知道事情究竟如何,能够做到心里面有数。”
这天晚上葛丹睡得不怎么好,脑子里面不断的浮现各种各样的思绪和想法,从冯立到官场,从九曲河决堤到灾民,思绪不断的飞散,葛丹也没有静睡着。一早上起来的时候,葛丹顶着一个大黑眼圈,看到葛丹的模样,葛林只是笑了笑,但是却没说什么。
少年人,遇到事情有些焦虑很正常,如果葛丹表现的没什么所谓,葛林反到担心了。
吃了早饭,葛丹带着葛林和葛武以及衙门之中的几个衙役出城赶奔了九曲河堤,刚出城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可是进入了灾区,葛丹的心情就再一次变得差了很多。虽然这几天天气不错,没有再下雨,艳阳高照,可是地面还是一片泥泞,走起路来很费力气。
道路两边的农田都被淹没了,田地里面到处都是水,坑洼处更是形成了一个水塘。
庄稼倒伏在田地里面,有的干脆就全都被冲走了,看到这样的场景,葛丹的脸色能好看才怪了。
偶尔葛丹也能看到一个两个百姓,大多都是在抬尸体,有的则是看着田地发呆,流泪。有的百姓尝试去将倾倒的庄稼扶起来,他们在田地里面不断的尝试忙碌,可是依旧收效甚微,有的庄稼稍稍一动就连根都断掉了。葛丹就看到一个百姓在扶着庄稼,可是扶着扶着就坐在泥地里面崩溃的大哭。
葛丹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幕,心如刀割,同时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能这样下去。
葛丹想到了前世的自己,活的浑浑噩噩,有时候也看到网上的很多评论都充满戾气,无数人都在这样或者那样的抱怨,可是看到现在这一幕,葛丹知道那些人生活的是多么的幸福,至少他们有地方,有时间,有精力去抱怨。大明,煌煌大明,百姓慌慌。
很多人觉得大明是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有骨气的王朝,尤其是对比大清,以前葛丹也是这么以为的,可是此时此刻,葛丹心里面却没有了这样的想法。
挣扎求生的百姓,贪心不足欺压良善的地主士绅,一切的一切都让整个大明岌岌可危,这还是成化年间,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天灾不断,百姓是怎么过活的
随着轿子缓缓地落地,葛丹的思维也从这些想法之中收了回去,登上断掉大堤的一侧,这里还在流淌着九曲河的河水。葛丹蹲下身子,轻轻的在残缺的大堤上掰了一块土下来,然后搓了搓,探头向下看了一眼,葛丹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了,果然是哄弄人的工程。
不用挖开来看,单单是从冲开的河堤这里看,九曲河的大堤就是不合格的,那么整个丹阳县的河堤呢整个镇江府的河堤呢
葛丹面无表情的将手中的土块扔掉,然后转头看了一眼葛林,苦笑着说道“林叔,如此肆无忌惮啊”
葛林自然也看到了九曲河河堤的样子,不过比起葛丹的,葛林却显得有些淡然,这些年跟着葛丹的老爹到处做官,葛林见过的事情多了,这样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更恶劣的事情葛林都见过。不过见到葛丹的样子,葛林还是很欣慰,这样不错。
“回去吧”葛丹想了想,轻叹了一口气,然后转身向着九曲河的河堤下面走了下去。
葛丹悄无声息的去了九曲河的河堤,然后就悄无声息的回来了,仿佛没有这件事情一样,但是这件事情瞒不住有心人。加上镇江府同知冯立的到来,有心人自然知道这是出事了。无论是衙门的里面的胥吏,还是本地的士绅,他们都知道这一次的事情要麻烦了。
当初修建九曲河的河堤,衙门里面的胥吏和本地的士绅商贾那都是参与了的,恐怕好处也没少拿。
在这样的情况下,九曲河的河堤自然就牵扯了无数人的心思,葛丹回到县衙之后,整个县衙的气氛都显得非常古怪。
书房里面,葛丹轻轻的放下手中的毛笔,看着自己写着的公文,满意的点了点头。葛丹写的就是关于九曲河河堤的事情,决口,豆腐渣攻城,葛丹没有一点遮掩,直接将整件事情给摊开了说。至于冯立的事情,葛丹就当他上一次就是来视察灾情的。
暗室之中的密谋,自然不可能让其他人知道,冯立自己也不敢说,葛丹准备将这份公文直接呈递到知府衙门。
知府衙门如何应对,这就和葛丹没有关系了,拿过信纸,葛丹开始写信,这封信是葛丹是送给南京都察院的,这封信是给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郑炳迁的。
这个人说起来和葛丹还是有关系,他的是葛丹座师,葛丹当初在顺天府考举人的时候,当时的郑炳迁任主考官,郑炳迁就是葛丹的座师。后来因为上书弹劾汪直,郑炳迁被送到了南京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在赴任丹阳之前,葛丹还特意去南京拜会过这位座师。
在这个时代,士人之间的勾连之深,如此可见一般,同窗同年,座师学生,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center【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