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玄幻小说 > 剑来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哉风
  之后绣花江两百多里水路,安安稳稳。

  陈平安一行人下船的时候,李槐和林守一都背上了书箱,加上李宝瓶,负笈游学变得愈发名副其实,结果就是让草鞋少年看着,更像一个大户人家的少年仆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实在无法想象草鞋少年是一位练家子,能够让一位大骊上县县令身边的武秘书郎,毫无还手之力,下船之时,仍是给人用担架抬下去的。

  陈平安下穿之前就仔细看过了堪舆图,不打算穿过宛平县城,绕城南下之后,要穿过一片雄山峻岭,估计需要大半个月的脚力,陈平安在船上找当地人问过了,有山路可走,但是比起棋墩山的青石驿路,要难走很多,不通马车,多是驴骡驮物。

  如果不走山路,就必须经过一座郡城,林守一说他尚未悟出纯阳符的法门,无法让那尊阴神遮掩先天而生的阴秽之气,它多半无法光明正大进入城内,按照阿良的说法,郡城的城隍阁、文武庙以及一位将军府邸,恐怕都会对阴神产生先天排斥,若是有高人坐镇,很容易节外生枝。

  一行人一边问路,一边前行,期间陈平安还跟乡野村夫、妇人试探性询问,那些山岭有没有古怪传说,会不会有山鬼出没。当地百姓看到四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又背着书箱,便当成了富贵人家跑出去游山玩水的读书郎,笑着跟陈平安说那边的山山水水,连个名儿也没有,哪来的神神怪怪,他们就从来没听说过。最后大多不忘跟四人推荐了绣花江的江神祠,说那儿求签拜神很灵验,说不定真有河神老爷,每年县令大人都会带人在江边祭祀,爆竹连天,热闹得很。

  四人入山之前,是正午时分,李槐站在山脚,弯腰作揖,狠狠拜了三拜,抬头看到陈平安没动静,奇怪问道“陈平安,上回在棋墩山你都拜了拜,说是拜山神,这次咋偷懒了”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仍是回答道“我以前跟老人经常进山,学了一点点看山吃土的本事,老人心情好的时候,说过些山势走向,什么地方会是山神老爷搁放什么金身的地儿,很有讲究的,大致上一座山有没有山神老爷坐交椅,进山之前你仔细看几眼,就能看出一点苗头的。加上之前当地人都说这儿没那些说法,就大致能够确定我们要走的山路,不是山神的地盘了。”

  林守一心念微动,说道“阴神前辈说了,一个王朝的山水正神,名额有限,不可能处处都有神灵,否则就会泛滥成灾,使得地方气运一团乱麻,加上山水之争,跟山下争田地抢水源差不多的光景,反而对王朝不利,所以一般来说,地方县志上没有明确记载的山神庙,就不可能出现山神。”

  李槐有些失望,“唉,我还想多几个彩绘木偶呢。”

  原来在棋墩山因祸得福,白白拿到手一个栩栩如生的彩绘木偶,让李槐期待得很,恨不得走过一座山头就拿到一个,那等到自己走到大隋书院,自己小书箱就能堆满了不是要不然自己背后的一个竹箱内,到头来只放有一个木偶和一本书,太“家徒四壁”了。

  林守一气笑道“你有什么脸皮说陈平安财迷”

  李槐一脸无辜,“我没说过啊,我只说过陈平安是君子之财,取之有道。”

  林守一冷哼道“马屁精”

  李槐大怒,“如果不是我苦苦哀求,你能有小书箱林守一你有点良心好不好”

  李宝瓶没好气道“闭嘴。”

  陈平安在四下无人的时候,就会练习走桩,因为背着大背篓,不敢动静太大,就让自己收着力气和架势,尽量慢了走,毕竟阿良在枕头驿传授十八停的运气方式,就说过一个慢字,才是十八停的精髓所在,陈平安如今卡在第六第七停之间,死活迈不过去这个坎,刚好拿撼山拳谱的走桩来练练手。

  进山走了约莫两个时辰的山路,李槐已经气喘吁吁,李宝瓶亦是如此。

  陈平安知道这就是所谓“一口气”的尽头了,刚好挑了一条溪涧旁边休息。林守一不愧是一只脚登山的神仙了,气定神闲,只是额头微微渗出汗水,比不过陈平安而已。各自找地方坐下,陈平安从自己大背篓里拿出李宝瓶的那把刀,阿良称之为“祥符”的狭刀,虽然当时阿良说到了“垫底”二字,可陈平安又不是瞎子,而是用惯了菜刀和柴刀的人,甚至连宁姑娘的压裙刀也借用过一段时间,知道这把刀肯定名贵异常,所以只要四周没人,就会拿出那块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小小斩龙台,用来小心翼翼磨砺刀锋。

  拔刀出鞘后,先往黑得发亮的斩龙台轻轻蘸水,陈平安蹲在溪畔开始缓缓磨刀,动作舒缓,不急不躁,像是对待小镇最珍惜脆弱的贡品瓷器。

  陈平安喜欢专心做一件事情,尤其是能够做好的话,会让少年格外开心。

  就像每次到了会当凌绝顶的视野开阔处,练习立桩剑炉,陈平安会感到最舒心,每当收回心神的时候,会有一种神清气爽,同时又有一些遗憾,恨不得去将拳谱后边的拳招钻研精深,一下子就融会贯通,一口气全部学会,使得自己的出拳更加有章法,更加迅猛,拥有阿良离开枕头驿之时拔地而起、化虹而去的那种气势。

  但是每当这个时候,陈平安就会默默走桩,将这股躁动之气一点点压抑下去,告诉自己不要急,要静,要心静,心不定,一味求快,就会跟烧瓷拉胚一样,反而容易出错,功亏一篑。偶尔也会走桩都静不下心,于是陈平安有次就去翻看那些堪州郡舆图,无意间翻出小心珍藏的三张药方,正是那位陆姓年轻道人的手笔,宁姑娘说这些字写得没滋没味,像什么读书人的馆阁体,最无趣。

  可是陈平安如今有事没事,就会拿出三张纸,看一看,读一读,心就能静几分。

  红棉袄小姑娘洗了把脸,缕缕发丝黏在额头上,这这么长时间步行远游,小姑娘晒黑了许多,所以此刻没了头发遮掩的额头,显得格外光洁白皙。李宝瓶喜欢看小师叔聚精会神磨刀的样子,狭刀在斩龙台上推移的时候,好像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了小师叔一个人,她怎么也看不厌。

  当然,陈平安走路时的练拳,挡在她身前用拳头跟人讲道理的时候,跟他们认字,等等,她都喜欢。

  只是分喜欢,很喜欢,更喜欢,最喜欢。

  当然也有不那么喜欢的时候,不过李宝瓶一般很快就会忘了。

  但是李宝瓶突然想到红烛镇枕头驿,想到自己寄回家里的那封信,小姑娘有些心情阴郁。

  陈平安察觉到小姑娘的异样,笑问道“怎么了,有心事”

  李宝瓶叹了口气,“不知道家里如何了,二哥人这么坏,大哥以后会不会被二哥欺负啊。”

  陈平安认真道“就事论事,我以后肯定会当面跟你二哥问清楚,有关唆使朱鹿杀我的事情,但是话说回来,你二哥对你这个妹妹,应该是不坏的。”

  李宝瓶苦着脸道“朱鹿怎么会这样,怎么可以这样她既然已经是武人了,还有她爹朱河,只要去边军,谁都会抢着要的,她以后靠自己去争取一个诰命身份,很难吗为什么我二哥说什么,她就真的照做”

  陈平安摇头道“这些我就想不明白了。”

  不远处林守一脸色阴沉,“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李槐哼哼道“屁咧,我看朱鹿这个傻瓜,就是喜欢上了你二哥,少女怀春,春心萌动,得到了心上人的承诺,比那诰命夫人的诱惑,说不定更让她动心。”

  林守一冷笑道“那她就真是又蠢又坏,无药可救了。”

  陈平安叹了口气,看了眼身边三人,想起泥瓶巷杏花巷那边的风景,鸡飞狗跳,鸡毛蒜皮,妇人骂街,背后坏话,什么都不缺,说道“你们是读书人,懂得多,又是齐先生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所以跟我们很不一样,其实像我生活的地方,哪怕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就跟船上那个县令和老人差不多,是不愿意讲道理的,要么只愿意讲自己的道理。”

  陈平安干脆不再磨砺狭刀,收刀入鞘,有些感慨,“不过这些人,别看他们不讲理,可有些人力气大,烧瓷烧炭就能赚钱养家,有些人庄稼活做得比谁都好,所以日子过得其实不差。还有比如给人接生、喜欢烧符水装神弄鬼的马婆婆,人坏得很,可这么坏的人,对她的孙子马苦玄,又好得很,恨不得天底下所有的好东西,都给自己孙子。”

  陈平安笑道“所以我要读点书,想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李宝瓶突然站起身,在溪水旁边缓缓踱步,脸色凝重。

  最后这位红棉袄小姑娘突然开口道“小师叔,你上次在船上的那个问题,我一直在想,现在我觉得想明白一点点了。你要不要听听看”

  陈平安忍住笑,“刚从你们那里学来一个洗耳恭听,现在正好用得上。”

  小姑娘气呼呼鼓起腮帮,最后有些埋怨道“小师叔”

  陈平安赶紧笑道“你说你说。”

  小姑娘还没开始讲道理,就先为自己做铺垫伏笔找退路了,“我可能说得比较乱,小师叔你如果觉得不对,听听就好啊,不许笑话我。”

  陈平安摇头道“我在船上能跟那么大岁数的老人讲道理,为什么你就不可以你只管说,小师叔用心听着呢。”

  李槐撇撇嘴,拎着那只彩绘木偶胡乱挥动,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说说说,说话吵架从来不疼,打架才疼。”

  小姑娘先讲了三个说法,有点类似夫子讲学的开明宗义,提纲挈领,“我要讲仁义道德,乡俗规矩,王朝律法。”

  李槐立即有些头疼了,把心思放在那个精美绝伦的彩绘木偶上,想着哪天它能活过来跟自己聊天解闷就好了。

  林守一笑了笑,单手托着腮帮,望向站在溪边的李宝瓶。

  唯独陈平安竖起耳朵,用心听讲。

  小时候经常去学塾那边的墙脚根,偷听齐先生说书,让人草鞋少年始终有些怀念。

  “分别对应君子贤人,市井百姓,违禁坏人。”

  “君子贤人,读书多了之后,懂了更多道理,但是要切记一点,就像我大哥所说的,道德一物,太高太虚了,终究是不能律人的,只能律己又故而立身需正,身正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除此之外,一旦独善其身了,若想兼济天下,教化百姓,大可以将自己的道德学问,像我们先生这样在学塾收弟子、传道授业。”

  “一般的市井百姓,只需遵守乡俗规矩即可。”

  “而王朝律法,专门针对违反乱纪,就是用来约束坏人的一条准绳,而且是最低的那根绳子,也是我们儒家礼仪里最低的规矩。”

  陈平安虽然用心听,可觉得话都听得懂,可言语中的道理,始终没有成为自己的道理。

  难怪阿良说要多读书啊。

  林守一不知何时已经正襟危坐的,皱眉道“那是法家。”

  李宝瓶面对三人,斩钉截铁道“法必从儒来”

  林守一愕然。

  李宝瓶看到心不在焉的李槐,气不打一处来,轻喝道“李槐”

  李槐仿佛回到了乡塾蒙学的岁月,被齐先生在课堂上一次次温声点名,本能答道“到”

  结果发现齐先生已经换成了经常揍自己的李宝瓶后,李槐悻悻然,觉得挺丢人现眼的,便继续低头摆弄木偶。

  李宝瓶不理睬李槐,继续说道“各有各的规矩,相安无事,世道清明,天下太平君王垂拱而治从而圣人死大盗止”

  林守一又开口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道家的说法吧”

  李宝瓶眼神熠熠,大声道“一法通万法通,天底下最根本的道理,必然是一致的”

  她好像记起了什么,在三人之前缓缓而行,“我在学塾最后一堂课,是先生单独跟我说起天经地义四字,经义是我儒家立教之根本”

  李槐终于开口道“先生没跟我们讲这个啊。林守一,你呢”

  林守一摇摇头。

  红棉袄小姑娘双臂环胸,气愤道“你们一个先生讲道理不爱听,一个先生讲了东西不爱问,难道非要先生把他的学问塞进你们脑袋里去啊”

  李槐嬉皮笑脸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先生那么大学问,分我一点都够用一辈子啦。这样省心省力,还能少走弯路。”

  林守一自言自语道“一法通万法通若真是如此,确实需要自己找到那个一。阿良说的求精深而弃驳杂,也能对上了。”

  被李槐这么一打岔,李宝瓶像是又想到了别处,遇到了瓶颈,小姑娘有些难为情,对陈平安说道“小师叔,我再想想啊,又有问题跑出来难住我了。”

  陈平安微笑着抬手伸出大拇指。

  小姑娘雀跃道“讲得不坏”

  陈平安没有收回大拇指,大声道“很好”

  四人并不知道,原本暗中守护在不远处的那尊阴神,如同一个从油锅里爬出来的可怜人,浑身剧颤。

  但是福祸相依。

  这尊阴神先是漫不经心听着那些稚嫩的“讲学”,然后就是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境遇,心神摇荡,魂魄分离,与修为高低成正比的一身浑厚阴秽之气,如同被一阵阵强劲罡风如刀削去,阴神一开始还不信这个邪,始终不愿后退一步,到最后实在是经受不住,一退再退,竟是退了数十里才略微好转,阴神不愿就此作罢,顶着那股无形的罡风浩然气,一步步前行,如一叶扁舟在江水滔滔之中,逆流而上。

  相传这座天下九大洲,儒家七十二书院里的那些正人君子,胸中一点浩然气,天地千里快哉风。

  与此同时,在这片山岭人迹罕至的百里之外,有一座辉煌如王侯宅邸的地方,一位身形曼妙却脸色雪白的红衣女子,本想点燃一盏白纸灯笼高高挂起,可是灯火点燃一次,就自行熄灭一次。

  这让她脸色变得有些狰狞。

  整栋恢弘宅邸,鬼蜮横行,阴风大振。

  她丢弃手中灯笼,缓缓升空,最终悬停在比屋檐更高的地方,环顾四周。

  本章完【本章节首发大侠文学,请记住网址(https://Www.daxia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