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胡灵狮分别之后,唐利川主仆三人前往金鳞城的路程一路风平浪静,那些被唐利川用计调虎离山的玄武境邪道之人也没有继续追来。
不少人或许会不死心的潜入金鳞城搜查,可是他们除了唐利川的衣着打扮之外,再也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只需要换一件衣服,唐利川就算站到对方面前,那些人也未必能将他认出来。
金鳞城号称麒麟帝国十大城市之一,占地之广阔着实让人大开眼界,说它是城,倒不如说是一个小国家来得贴切。
如此巨大的面积用来围城的肯定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墙”,因为金鳞城若是筑起城墙,一面城墙差不多就得上百公里,如此浩大的工程费时日久不说,消耗的金钱也是无以估量的。
真要强行修建可不可以,答案是可以的,只是在麒麟帝国中有比人力修建城墙更简便省事,而且防御力更为强大的办法,那就是——结界!
帝国宫廷里供奉的结界师联手布置出的结界,以地气为根基,辅以数以亿计的灵石为能源,其防御力强大得足可抵挡天武境高手的狂轰,而且结界具备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受到攻击的情况下,无需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就能修复完毕。
想要从护城结界中硬闯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护城光幕若有似无,每隔十里便设下岗哨,入城的地方自有与众不同的关卡盘查,让人知道何处可以入城,何处是无法进入的墙壁。
从粮田走上入城大道,唐利川这才发现前往金鳞城的人特别多。
或许是因为夺城大会即将开始的缘故,许多有钱有势的大人物都各自驱车前来金鳞城凑热闹,特别是一些家族的主心骨,更是不辞劳顿亲自前来。
金鳞城毕竟是无主之物,新任城主上任之后,城中利益形势必会从新洗牌,这时候只要站对边、压对宝,一旦自己支持的一方成为新任城主,在金鳞城中随随便便获取一点活动的空间,其价值就不是一般小城可以比拟的。
就拿麒麟帝国官方垄断的“交通运输业”来说,普通人家是没有资格训练代步蛮兽的,然而城与城之间的路程又十分遥远,光凭普通快马用来代步运输,很多时候效果都不太理想,特别是一些时令性的货物,必须要官方驿站的飞行蛮兽运送不可。
如果谁能从新任城主手中得到驿站的代理权,别说是本来就有家底产业的家族大佬,就算是街上要饭的来代理一年半载,转眼就会成为放到全国的都首屈一指的大富豪。
这还仅仅是暴利多金的产业之一,其他行业加上自家本身的产业互相结合,一本万利的利润都说轻了。
唐利川思绪不在此处,看着大道上互相冷眉瞪眼、争锋斗狠的各大势力,他毫无兴致的摇了摇头。
目光微移,望向了护城结界之外的一片人潮,在城外看上去已经汇聚了几十万人,形成了一个可供交易的临时坊市。
进城需要交纳一定费用这是无可厚非的,有的人为了省钱直接就在城门外摆摊贩卖了。
只要不干扰入城的正常秩序,官方是不会出面驱赶他们。
心中若有所思,唐利川脚步加快,径直朝着临时集市走了过去。
虽然是临时凑成的集市,不过各大摊位之间间隔的距离还是井然有序的,没有乱糟糟的挤在一团,看上去集市上人很多,其实空间还算宽敞,大概是常年居住在人口上亿的城市里总结出来的防拥堵的经验吧。
将摊位一个个的扫过去,唐利川发现此地出售的货物大多数以没有提炼过的灵草为主,很少看见有成品的丹药出现,卖货的摊主一大半也是没有武修根底的普通人。
麒麟帝国的修炼资源确实丰富,至少在唐利川以前生活的地方,这种低级灵草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拥有的。
只有灵草没有丹药,这不奇怪,炼丹师的培养费用本来就是天价,就连许多大型家族都未必肯花费资源培养炼丹师。
在修炼资源充足的麒麟帝国,要培养武修者简单,想要培养出炼丹师就难了。
同样的修炼资源拿去培养武修者,十个八个都不在话下,但拿去培养炼丹师,或许全部家底砸进去也培养不了一个,炼丹师与武修者不一样,不是靠资源砸就能砸出来的,炼丹一途首要看天赋资质,然后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堆砌。
不过真要是培养出一名炼丹师来,其家族所得到的收益将会远远超出付出的千倍万倍。
“这位少爷,要不要来点上好的龙阳草,这可是强壮体魄、温养经脉的极品灵药啊。”
缓步路过一个撑着帐篷的摊位前,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摊主热情的吆喝起来,他大概是看出唐利川身价不菲,因此招呼得格外热情。
唐利川扫了那人一眼,对方只是凡人,凭对方的眼光自然看不出他的修为,要不然年轻摊主也不会招呼一个元武境六重的人,去买只对养气境效用最大的“灵草”了。
龙阳草确实具备强壮体魄的效果,不过强壮之后的体魄还不如一般的开灵境武修者,更加比不上唐利川用来强化体魄的“辣椒水”了。
只是现在,对方的吆喝正中唐利川下怀,他来此准备购买的东西就是这种对低级武修者有用的灵草。
此物对唐利川无效,但他不是给自己准备,而是给他的父亲和唐家两位长老购买的。
他在青霖城了弄到了能让普通人开启武脉的龙鳞草,虽然开脉资质垃圾,不过聊胜于无,先让他父亲和长老们开脉再说。
他们初学武道,体魄还很虚弱,一上来不宜直接服用药效强烈的丹药,这种效果不算明显的低级草药对他们而言正合适。
要是一来就服用千年灵草这种珍贵之物,唐利川倒是买得起,只怕他父亲和长老的体格虚不受补,吃了反而生出祸事。
作者枇杷说: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