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落后!
半天的时间不到,便利店就遇到了十多个到处找二维码的顾客,收银妹子都有些崩溃了。
渐渐的,收银妹子从一开始的怀疑,然后是有些愤怒。
最后,收银妹子居然都不好意思了起来。
“到底什么是二维码啊?”
“我现在应该要怎么弄啊?”
“谁来教教我啊?”
“……”
而每当顾客听见收银妹子的声音后,只是哈哈一笑:“落后的地方。”然后便什么都没有说了,飘然离去。
这些顾客莫名的优越感,让这便利店的所有店员都奔溃了。
这种事情感觉好丢人,感觉被人看不起了。
而就在这种需求量变大的情况下,西南的西陵市,也渐渐开始推行起了二维码……
而这些做法,完全是由来自江城的市民所推动起来的。
第五天,西陵市,遍地二维码。
二维码,开始在西南遍地开花!
没有任何的前兆。
新世界集团推出的二维码忽然就火便了整个西南。
而西南地区,遍地都是二维码……
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连隔着墙都能闻到味的新闻媒体也还没有反应过来,那微信支付就犹如风暴一般,风靡整个西南地区。
外界,还在依旧说着无现金时代不可能到来。
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无现金时代就是微信支付时代。也是扫码支付的时代。这些人的思想太根深蒂固了,却依旧停留在,认为世界信用卡时代,才是真正的无现金时代。
而这个时候,首尔的经济学家米尔福德终于在世界性质的论坛上,发表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论文。
这片论文的标题叫做——
《我认为无现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就这么一个论文标题,瞬间就引起了全世界经济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以及各种各样的争论不休。
米尔福德并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反而他是一个在经济学术之中很有地位的教授级别人物。他每次发表的周刊和论文都会受到经济学界的热捧和叫好……而一些各地的企业家,更是将他奉为座上宾。
这边论文直接的指出,其实无现金时代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悄然降临了。
米尔福德很详细的阐述了一遍究竟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可以真正被称之为无现金的时代。同时,他还专门查阅了新世界集团的资料,根据现在新世界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举列出了许多无现金时代到来的预兆。
米尔福德这片论文的末尾处,他点题说道:
“无现金时代其实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当新世界集团在收购滕川集团的时候,当新世界集团推出微信钱包的时候,无现金时代其实就已经来到了。
如今外界有很多人不相信,或者是质疑无现金时代,是因为这些理念上的跨度太大。不少人都认为,那是一种很遥远的未来感,或者是自卑。其实他们很不愿意人类现在已经进入高等层次的时代了!
我米尔福德研究经济学四十余载,这一次,我认为,无现金的时代已经到来。大家不需要再去讨论,关于无现金时代会不会来。其实在你们讨论的时候,它已经来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新世界集团董事长张成先生所说的物联网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而之后更加高深的共享经济,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
米尔福德教授这一篇五千多字的论文,顿时让整个首尔震惊了。
“天呐!我们的米尔福德教授居然会支持新世界集团的董事长张先生?”
“嗯……来了!米尔福德教授从来都不是一个胡乱吹嘘的人,他说无现金时代真的来了,那可能是真的要来了!”
“我觉得……米尔福德教授一定是收了新世界集团的黑心钱,才会为新世界集团如此的说好话。要我看,大家千万都不要相信新世界集团的张先生吹牛。”
“不错!张先生吹牛,其中自然有经济效益,会让很多人相信他,同时还会炒起他新世界集团的市值。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新世界集团应该很快要上市了吧?”
“呵呵!新世界集团曾经说过,他们永远也不可能上市!”
“永远不可能上市?哈哈哈,你知道曾经有多少企业这样说过么?可是……最后真香!”
“据我所知,米尔福德教授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他从来都不会去收取任何人的利益和好处去外界乱说一些什么。他从来都是实事求是,所以米尔福德教授才能在经济学的领域上拥有那样的地位!”
“楼上的,呵呵了。每一个人都是会变得,你能保证他永远都能刚正不阿下去么?”
“……”
首尔的大型论坛中,全部都是哗然声一片。
首尔的互联网上,出现了大片的激烈讨论。
有人始终坚信,有人内心飘忽不定。
因为米尔福德教授所说的那些个平台,让所有人感到无比的迷茫,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
有平台就可以无现金吗?
无稽之谈!
这根本就是在扯淡呢嘛。
无现金时代那是要建立在极高文明的高度上,才可以走到哪一步。就比方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假如无现金时代是一种消耗‘点数’作为货币的话,那么你就必须要全面推广,去兑换这样的点数吧?怎么着,你总得需要‘刷点机‘吧?这是东西都是很难往出去推广的,而没有这些推广,世界怎么可能无现金?
这就是现在所有人的想法。
这些人的思想很轴。
面前没路了,他们不知道绕路走。
脑袋根本就转不过弯来,那先入为主的传统概念,让他们一根筋的越发固执了起来。
他们根本不明白,无现金时代,其实,就是依靠每一个人的手机而发展起来的。
只要有一部可以联互联网的智能手机,那便可以进入无现金时代!
米尔福德教授的论文在首尔发酵了三天之后,然后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了各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