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文学 > 修真小说 > 剑诛江湖 > 第239章 起兵风云(3)
  第239章起兵风云(3)

  杨绍把第二个目标确定在胸无大志,只爱舞文弄墨的杨鸿身上,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是因为杨鸿当时在章城、以及章城附近的淮北地区威望很高。第二是因为杨鸿是目前为止,先帝的子嗣中唯一还有兵马的藩王。第三,宋国有位喜爱书画的皇子跟杨鸿志趣相投,私交甚密,甚至还传出那位皇子很有可能继位天子,并且援助杨鸿复仇、称帝。

  这三点便是杨绍把目标定到杨鸿身上的原因,可是杨鸿毕竟是一位威望很高的藩王,要是贸然对他动手,恐怕引起淮北的局势不稳,如今国内局势才刚刚安定,要是再出现大的动乱,也许处于观望中的唐国和宋国,甚至连春秋战国,都可能伺机而动,将隋国这杯羹给瓜分了。

  正在杨绍为铲除杨鸿苦恼之时,嗅到危机的淮北王杨鸿突然主动上交兵权,以求止息兵戈。

  杨绍看准了这个时机,以杨鸿上交兵权是假,故意找由头起兵是真,若自己真的收了杨鸿上交的兵权,那杨鸿便会以皇帝掠夺藩王兵权,号召各路藩王共同起兵讨伐。

  其实当时的局势已经都在杨绍的控制之中,各路藩王大多都已经被杨绍剿灭完了,就算杨鸿想耍这样一招,又能有什么效果呢?

  杨绍也知道这一点不会成为剿灭杨鸿的合理理由,于是又伪造了一封杨鸿求援宋国的书信,然后调动大军进伐章城。

  杨鸿看到兵临城下,为了让章城百姓免受战火侵扰,决定开城投降,向天下众人证明自己是真心想要上缴兵权的坦荡君子,而不是杨绍口中所述的奸险小人。

  可是这一点彻底激怒了杨绍,杨绍不顾杨鸿已经投降,赫然在城里肆意杀戮杨鸿家眷,以及跟杨鸿有些私交的文人墨客,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章城的百姓,以及淮北部分区域的子民,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由此爆发。

  这场农民起义和以往的农民起义有所不同,其中农民占主要的成份,可是却还有许多富商、文人墨客、甚至老弱妇孺,只是因为领袖是农民,所以被后世冠以农民起义。

  这场农民起义跟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一样,并没有获得成功,而且起义才短短一个月,便被隋国的精锐部队剿灭了,最后残暴的杨绍仍是不解气,甚至下令将十几万降卒全部屠杀殆尽,而人屠事件最为悲壮的场面也是由此拉开的序幕。

  从隋军把降卒剿灭以后,淮北便掀起了清剿叛贼家眷的大行动,凡是一些被叩戴上叛贼家眷帽子的人都得拉去活埋,甚至腰斩,姿色稍微好一点的便会被拉去做官妓,至于那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也是无法幸免,大多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任其自生自灭。

  当然叛贼的家属自古以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可是此次遭难的人里面,大多都是无辜的受害者,因为他们曾经得罪过某些有权贵的人,所以被诬陷成了叛贼家眷。

  整个淮北地区都在烽火狼烟之中千疮百孔、血流成河、尸积如山、哀嚎遍野、场面何其悲壮,迄今为止淮北地区那些经历过那场战乱的区域都还没有恢复过来,这也是造成了淮北地区如今人烟稀少的直接原因。

  若是没有杨绍清剿杨鸿的举动,便不会出现那么大的动乱,同样也不会有后来唐宋联军的频频犯境,当然就更不会有杨然年纪轻轻便披挂上阵,血洒疆场,成为三军统帅的机会了。

  杨然顶替了杨绍在边疆的作用,因此杨绍不得不把自己当年的属地历城封赏给了杨然,并且给了杨然一个定山王的封号,以此彰显自己作为一代明君的赏罚分明,激励隋国将士继续为国效力。

  因为杨绍是从历城起兵,进而成功夺取隋国江山的,所以他时刻都在防范着杨然,如若不是大军压境的情境,杨然的手中根本就没有实质的兵权,最多只有两三万的防敌士卒,而这仅有的士卒还都不能让他们屯驻在城中,只能在历城西南面的定军山屯扎。

  杨绍的这一招可谓是老谋深算,他故意把杨然的部队与杨然的属地分开,这样杨然若是有反叛之意,部队必定会回城屯驻,巩固历城的防御工事,将其作为起兵的大本营,那朝廷的探报便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杨绍便可以在顷刻间调动周围各州的部队将其剿灭,免得杨然势力坐大,不好收拾,足见他对杨然的防备与打压有多厉害。

  杨然是相当聪明的人,早已发现了这些,只是他还没有弄明白杨绍为什么要这样对他这个义子,他一直以为是自己起兵过一次的缘故,因此杨然很是感激杨绍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仅仅只是裁减了他手底下的铁血军,要知道在杨绍造反的时候,面对自己的亲兄弟杨群父子都没有手下留情过,不然隋国的皇族也不会没落到只有一位太子和一位公主的地步。

  如果不是杨绍找到了如今这位长相貌似钟月萍的妃子,恐怕也不会跟任何女子发生关系了,那真的就成了孤家寡人啦!

  杨绍的手段那是出了名的毒辣,若不是杨然还有震慑边疆的作用,恐怕不管杨然是处于什么原因起兵,杨绍也绝不会念及钟月萍托付于他照顾杨然的情义,留着一个对自己有过背叛之心的杨然了。

  如今的历城在杨然的治理下,已经废除了大部分的规矩,只是不准除去官兵以外的人驾马进城,因为这是为了防止敌国小队骑兵突袭扰境的情况。

  而苏陌寒久在江湖飘荡,奔波于各大州郡专做杀人的买卖,因此他早就清楚这些边境城池的规矩,于是他在城门前,眼见怎么叫也叫不醒杨灵霜,只好擅自作主,背着她赶紧去定山王府了。

  今日的定山王府便是昔日的镇南王府,只是换掉了其中的仆人与主人,摘掉了让人望而生畏的镇南王府匾额,换上了不伤百姓分毫,真真正正让人崇敬的定山王府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