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山区游击
听完了这个人的讲述,林松已经基本上知道了对方的计划,林松就说道:“秦雪,你想办法保护好这些老师和孩子,我跟雪狼到对面去一趟。”
“你疯了!你刚才也听说了,他们这次来不是小打小闹,他们是想要将边城市南边原始森林里面的红喙阔翼隼一网打尽。
他们有几十个人,几十条枪,你跟雪狼就你们两个,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秦雪摇着头,坚决不同意林松过去。
林松微微一笑:“谁说我是去跟他们硬拼了,别忘了,我们现在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那就是对方打死也想不到,这里还有我这个特种兵,和雪狼这个狼王。
我过去之后,会先找到附近还能使用的基站,想办法用手机求援,然后我会见机行事的,放心。”
说完,林松就直接拉着雪狼,向着前方跑过去了。
一人一狼再次渡河,眼看着到了河对岸之后,林松轻叹一声,以前雪狼最大的优势就是追踪能力,但是现在风大雨大,想要凭借嗅觉找到对方,的确是太难了。
略作思索之后,林松拉着雪狼,向着前方的一个山头奔去,林松对着周边的山林不是很熟悉,要想迅速掌握一个地方的地形,最好的办法就是居高临下,俯瞰一个地方的地形,然后跟太阳亦或者是其他的高峰作为参照,记下具体方位。
但是这一次,当林松接近山头的时候,却听见了一阵枪声。
林松拉着雪狼贴着地面潜行一段路程,一抬头,就看见前方的山坡上,有两个人正端着弓弩对着前方射击。
别看这些家伙身上都有枪械,但是那些枪械其实是为了对付人和森林警察用的。为了保证红喙阔翼隼的品相完整,在狩猎的时候,他们最优先考虑使用的武器,还是弓弩。
毕竟猎杀这种中型鸟类的话,弓弩的威力和射程已经足够了,而且在百十米的射程之内,弓弩的精度完全不比枪械差。同时,还有后坐力小,声音小之类等等的优势。
“好家伙,这帮混账玩意儿够专业的。”林松嘀咕一声,就看见这两个人,想着一棵大树跑了过去。
林松皱起眉头,红喙阔翼隼虽然飞行能力不佳,但是行动跳跃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并不是很容易捕捉,现在大雨倾盆,按照这种动物的习性,应该是集中在高处的洞穴里面。为什么这一只红喙阔翼隼,居然要待在大树上,淋着雨,承受着被猎杀的风险呢?
正想着,林松定睛细看,顿时就看见,在那浓密的树冠之中,有一点红色。而在这一点红色下方,赫然是一个硕大的鸟巢。
林松顿时就明白过来了,这只红喙阔翼隼之所以不跑,是因为它产卵了,那些鸟蛋就在鸟巢里面!
这是所有生物的天性,但是这个天性,也注定将这只红喙阔翼隼置于险境!那两个盗猎分子已经近在咫尺,要举起弓弩射击了。
情急之下,林松赶忙举枪,啪的一声,子弹直接飞出,顿时就命中了其中一个盗猎分子的胳膊。
这种口径的冲锋枪,威力极大,一发击中,就直接将对方的手腕截断,断掉的半截手挂在弓弩上面,那人尖叫一声,一脑袋扎了下去。
而他的同伙则迅速反应过来,赶忙端着弓弩朝着林松所在的地方瞄准,不假思索的就扣动了扳机。
这家伙的确是个高手,在林松的概念中,从举枪,瞄准,发射,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完成这样的一连串的动作,是有一个极限的。毕竟人类的反应速度是有一个天花板的。
但是这个家伙却不一样,他的一串动作一气呵成,似乎是完全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靠的全都是底层神经和肌肉记忆。
如此一来,虽然精度准头上会差一些,但是速度却会提升很多。这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乃至于可以决定胜负生死的机能。
弩箭激射而出,直奔林松而来,林松努力躲避,与此同时,雪狼也在旁边撞了一下,让林松的身体迅速卧倒在草丛之中,即便如此,那弩箭的边缘,还是直接划过了林松的脸颊,在上面留下了一道不深,但是也绝对不浅的血痕。
脸上火辣辣的疼,林松一只手捂着脸,没敢停顿,赶紧拽着雪狼在地上打滚。而对方也根本就没有给林松喘息的时间。
弩箭一支接着一支的飞过来,几乎每一支弩箭都是贴着林松的身体飞过去的。最后,林松就听见咔的一声。
林松知道,狩猎弩和早期的半自动步枪一样,没有连射装置,每次发射都需要人工拉动弓弦,在射出若干支弩箭之后,还需要重新补充。
这个声音,就类似于子弹打光之后空仓挂机的声音!也就意味着,反击的时候到了!
林松不假思索的站起身,直接回敬了对方一枪,但是对方的反应也很快,就地一滚,就滚到了一边。殊不知,这时候另外一个威胁,已经悄然接近了。
雪狼呲着呀,怒吼着扑向此人,他吓了一跳,赶忙扬起金属弓弩去格挡,雪狼的爪子抓在金属弓弩上面,发出一阵令人牙齿发酸的吱吱的声音,那人赶忙扔了弓弩,免得被雪狼纠缠上,站起身转身就跑。
只是等他刚刚站直,林松的第二发子弹就追了上来,巨大的动能撞击在他的右肩上面,除了打飞他肩头一块血肉之后,也让他整个人一个踉跄,栽倒在了地上。
战斗结束,林松先找到了那个被打断手的家伙,将此人从山沟里面拖到半坡上面,然后一脚踹醒了第二个家伙。
“死了吗?没死就不要装死。”林松冷冷的说道:“其他人现在在什么地方?”
这两个人皱着眉头不说话,林松微微一笑,将其中一个人拖到另一个人对面:“你们运气很棒,我的雪狼饿了,看看你们两个谁更好吃。”